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慶余年 第五十六章 姓范的牛人很多

《慶余年》 第五十六章 姓范的牛人很多

同一時間,皇帝與海棠都用一種很詫異的眼神看著范閑。皇帝本來只是隨口一問,不料范閑卻答出天人合一四字,不免讓這兩位齊國最頂尖的人到大為震驚,須知道,天下四大宗師中的苦荷一派,講究的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只是此一妙訣向來不傳外人,此時竟被范閑通過敘景隨口說了出來、實在是有些震駭。

海棠寧靜明亮的眼神盯著范閑的臉頰,似乎想瞧清楚這位名噪天下的詩者,究竟是偶然得之,還是真正地通過皇宮之景,看出了些什麼道理。

范閑卻沒有這種自覺,所謂“天人合一”,這是他遙遠記憶中哲學課上已經講爛了的話題、隨口說出,當然沒有想到會讓旁人如此驚駭。此時看著皇帝和海棠若有所思的表,他也不免疑起來,問道:“外臣可是哪里說的不對?”

皇帝哈哈笑道:“極是極是,哪里有不對的道理?范閑你果然不愧是一代詩仙,隨口說的話語,竟是暗合至理,妙極妙極。”皇帝微微一笑,看了海棠一眼,說道:“小師姑以為范公子這話如何?”

海棠一禮說道:“范公子以景述理,可謂通材。”

三人又隨口閑聊了數句,便將此事遮掩過去。皇帝忽然皺眉說道:“此山亭,我上個月也曾經停留頗久,其時樹在亭上,月在云上,朕在流水之上,四周清風徐來,覺無比快意,渾忘了塵世間的煩惱,所以這些日子我時常來此駐足。但再也找不到那種覺,不知為何。”

海棠忽然面鄭重之。說道:“陛下乃齊國之主,天下子民萬心所向。這塵世間的煩惱本就存在。若強要忘記已屬勉強,更何況陛下一系天下安危,陛下心思左右萬民福澤,怎能圖一時之快意。而忘卻塵世之煩惱?陛下應時刻銘記天下子民多在困厄之中,以萬民之煩惱為己之煩惱,如此才是一代帝王應執之念。”

Advertisement

皇帝漂然教,起行禮道:“多謝小師姑指點。”

范閑在一旁淡然旁觀,發現這位皇帝是真的流教的神,不免有些訝異,為來這位曾經被自己折騰得夠嗆的海棠,在齊國的地位竟然是如此崇高,不過他對于海棠的這種說法不免有些不以為然,臉上雖然沒有流出來,但眼瞳里卻閃過了一笑意。

可是這一變化,怎能逃一位九品上強者的眼

“范大人有何不同看法?”很奇妙的是,海棠的問話里,并沒有敵對和尖酸的味道。倒更像是正常的詢問,北齊多好辯論立學濟世之,所以單從容納其它意見的角度上看,倒比慶國的風氣更好些。

范閑微一皺眉,旋即笑著說道:“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自然是為帝王,為臣子應稟持的理念。只是若依海常姑娘所說,日夜不能忘卻世間黎民疾苦,雖然陛下可以以此警惕,不懈政事,為萬民謀福,但是長久以往,不免會太累了些。神不濟之下,就算有再多愿心,也做不好事。所以外臣以為,能忘憂時,須忘得徹底,正所謂天下長憂,天子不可常憂。”

他這番解釋毫無說服力,但妙就妙在頭兩句話當中,海棠聽著這兩句話后眼睛更亮,本沒有去聽他后面說了些什麼,只是在慢慢咀嚼其中的滋味。

而皇帝陛下更是拍案好:“好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卿此言,果然道盡臣子之忠道,天子之應持,好!好!好!”

四周的太監宮們不是很明白皇帝在說什麼,但是著見這位南朝使臣能將陛下逗的如此高興,也不紛紛面微笑,向范閑投去謝的目

范閑笑了笑,沒有多說什麼,在心底里對前世那個本宗喝稀飯的哥們兒豎了豎大拇指。

……

年輕皇帝已經開始喚范閑為范卿了,自然能夠看出這位天子對于范閑是極為欣賞。皇帝今日將這位外臣留在宮中,本來是另有要事安排,至于賞景,不過是因為海棠小師姑被太后安排在后,這位天子不大方便與范閑說話,所以刻意找的話題,不料范閑的應對倒著實有些味道。

皇帝笑著著范閑說道:“范公子文武雙全,實在是世間難得的人才。”

范閑連稱不敢,海棠忽然開口說道:“那依范公子所言,天人之道,該持如何觀?”范閑微微一怔,心想自己最不擅長玄談之道,先前那茬話語已是很苦悶,怎麼還要繼續。皇帝微微一笑,揮手止住海棠的發問,轉而問道:“那范公子以為,為何朕這些日子再也找不到那夜的清曠神思?”

范閑微微皺眉,看了看山亭四周,指著那柱香輕聲說道:“陛下,移了此香,再退卻旁諸人,或可尋回當夜覺一二。”

皇帝微訝,依言讓眾太監宮退到遠看不見的地方,又移走了那柱安神之香。一時之后,清風再興,吹散一應香味,只留下談淡山間宮殿清曠。

皇帝緩緩閉上眼晴,良久之后面,睜開雙眼微笑說道:“果然有了幾分覺。”

范閑笑著解釋道:“皇宮中的用香,自然是極品,但與這山林間的香味較起來,不免會多了幾俗氣。”

海棠在一旁微微頷首,似乎深為贊許范閑這個說法。

復又坐于山亭之間品茶,范閑心頭的疑卻愈來愈深,初至上京第二日,這位年輕的皇帝便將自己留在皇宮之中,此事大大不合規矩,不論怎麼講,自己也是位外臣,而且兩國之間雖然臉皮完好,但下面一直在下手。

皇帝忽然輕聲嘆道:“范公子,你知道為何朕要將你留下來?”

范閑微微一凜,不知道對方是看出自己心頭的疑還是湊巧,恭敬說道:“請陛下示下。”

皇帝微笑說道:“名義是因為朕喜歡半閑齋詩親。”他接著對范閑:“當然,朕確實極喜君之詩句,只是那家澹泊書局賣得極貴,故而年前朕曾經從庫里拔出些銀兩,在大齊境刊發了不范卿詩集,送往各地書院,朕如此看重,不知范卿何以報我?”

此人乃是一國之君,心想自己庫銀兩,為你這年輕詩家印書揚名,對方豈不是會馬上的無以復加?

哪里料到范閑竟是面,磨蹭了半天才站起來對著皇帝行了一禮,心里卻開始罵起娘來,這個世道果然沒有盜版的說法,您這皇家害得澹泊書局行銷北方的生意今年差了三,七葉掌柜天天揪頭發,居然還要老子這個東家來謝你。

海棠忽然在一旁輕聲說道:“陛下,澹泊書局是范大人家的生意,您這做法,只怕范大人非但不能領,心中還略有恚意。”

范閑趕笑著解釋:“絕無此意,絕無此意。”

皇帝微微驚訝看了范閑一眼,說道:“范卿一代詩家,怎麼還做生意?”

范閑苦笑應道:“掙些零花總是好的。”

海棠在一旁笑道:“這天下最大的書局,居然也只能給范公子掙些零花。”

皇帝不知道海棠小師姑與范閑在霧渡河鎮外的那些故事,所以發現小師姑似乎與范閑之間有刀劍之風、不由好笑起來,說道:“小師姑,您與范卿家,可謂是當今天下一南一北,名聲最為響亮的年輕一代人。怎麼今日見著,卻像小孩子一般喜歡斗。”

海棠微微一怔,也發現自己今日說話似乎略有些刻意厲狠,與往日自己的恬淡心大不一樣。范閑笑著解釋道:“或許海棠姑娘依然認為商賈乃賤業吧。”當今天下,雖然從葉家開始,商業的重要已經完全現了出來,各國皇室沒有不注意此道的,但在表面上,大多數人還是將行商看比較低下的職業。

不料海棠微微搖頭說道:“工農商士,天下人做天下事,哪有貴賤之分。”

范閑很喜歡的這個說法。

……

似乎是因為太后讓海棠跟在邊,年皇帝心深想與范閑說的事始終無法說出來,天子臉上漸現煩倦之

范閑與海棠互視一眼,本以為這個子會識趣地走開,留給自己與這位皇帝一些清靜空間,誰知道海棠竟是面寧靜不變,全不依會皇帝的臉

皇帝忽然自嘲一笑,走到山亭旁,看著腳下汩汩流下的山水,嘆息道:“范閑,這一路北來,你看我大齊風貌如何?”

范閑沉聲應道:“北齊華風寶,山清水秀、地大博,百姓安居樂業,實在今外臣嘆服。”

皇帝忽然轉,用平靜至極,完全不像十七歲人的眼看著范閑:“那你以為,朕這天下,與你南慶相比如何?”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