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小閣老 第八十章 舟山基地

《小閣老》 第八十章 舟山基地

但移民船隊的目的地不是大陸,而是舟山羣島。

準確說是從岱山島往南,瀕臨大陸的那片羣島。

其中,四分之一的船隻在岱山島停留,三分之二的船隻停靠在了舟山島,餘下的船隻則去了更靠近大陸的金塘島。

舟山羣島在上古時便有我先民居住,其春秋時屬越,稱‘甬東’,唐朝時單獨置翁山縣,後廢鄞縣。宋時王安石復將舟山諸島設爲昌國縣。

南宋至元,海貿昌盛,舟山亦因‘海道險要’和‘戶口倍萬’,升縣爲州,昌盛一時。

但到了本朝,太祖厲行海,舟山遭了毀滅打擊。

洪武十九年,湯和以舟山羣島‘懸居海島,易生寇盜’爲由,奏請將島上居民遣徙大陸,壯丁編寧波衛,一時多人間慘劇。

但舟山的位置太好了,漁業資源發達,而且是天然的海上貿易中轉站,離大陸又在咫尺間。過不下去的老百姓,坐片門板都能劃過去。

於是之後百年間,舟山諸島又漸漸恢復了人煙。位於六橫島的雙嶼更爲了東亞海上貿易中心,走私者的海上天堂。

可惜好景不長,海商和海寇往往一兩面,往來貿易的同時,也會順道劫掠沿海百姓,於是沿海‘倭患’復燃。

嘉靖廿六年,浙江巡、提督閩粵軍務朱紈奉旨前來倭。到任後他發現,此時的倭寇已經不是國初那樣的日本海盜了。雖然確實有大量的日本浪人混跡其中,但不過是僱的打手罷了。僱傭他們的海商和大部分水手都是閩浙沿海的本國人。

於是朱紈便在沿海厲行保甲連坐制度,大力整頓海防,並於次年派大軍攻克雙嶼,將捕獲之通倭罪犯統統死,最後更是不惜工本,堵塞了雙嶼港,以絕後患。

Advertisement

但因爲地人多,海上貿易早已爲東南沿海居民最重要的謀生手段,幾乎家家戶戶都直接間接的參與其中。而且大海商的後臺本就是諸勢豪之家,於是朱紈被彈劾擅自殺戮,革職審問。

朱紈高潔,聞訊自盡。臨死前說:“我貧且病,又意氣自負,不堪公堂之辱。而且縱使皇帝不想殺我,閩浙人一定不會放過我。我死,自己解決,不須他人。”

朱紈死後,汪直又在舟山的瀝港,試圖重建昔日雙嶼的輝煌,結果嘉靖三十二年,浙直總督王忬命俞大猷又攻佔了瀝港,汪直敗走日本。

後來汪直投降被俘後,他的餘黨還盤踞過舟山,但在嘉靖三十六年的岑港之戰中,被戚繼全殲。

這一次次被朝廷清剿的經歷,將舟山羣島距離本土錢糧重地太近,難爲朝廷所容,容易被渡海攻擊的缺陷暴。自此海商海盜對舟山避而遠之,喧囂一時的舟山諸島徹底沉寂下來。

直到隆慶末年,辣個立志要做海王的男人統治了大明的海疆,毫不客氣的將舟山諸島攬懷中。

不過趙昊也不願在舟山這種敏地方重新通商開埠。一是這裡的歷史太容易招惹非議了,二是滬寧杭都在他的掌控中,何苦捨近求遠,在海島上建立貿易中心呢?那不是多此一舉嗎?

所以起先幾年裡,舟山除了爲大陸提供颱風預警的氣象站外,就只有嵊山島上的江南安保集團訓練基地了。

直到百年大移民拉開帷幕,舟山諸島才終於重新有了用武之地,爲了集團的北方移民集散中心,也是集團最大的移民中轉基地。

除了福建兩廣雲貴的移民在香港市中轉外,全國其餘省份的移民都要先集中到舟山來,然後由此分配至海外各行政區。

限於向海外轉運移民的速度,不可避免的會有大量移民滯留在舟山島上,平均要等待三個月才能出發,甚至長達半年。

因爲集團的海疆太過遼闊,帆船的速度有限,又到颱風、季風等氣候因素的制約,所以這點目前很難改進。

講究科學化管理、慣於打細算的江南集團,自然要見針給這些準移民安排些事做,不能讓他們空耗時間,白吃糧食。

便乾脆將舟山移民集散中心,升級爲由移民委直轄的移民培訓中心。把原先移民分配下去後,由各行政區分頭進行的移民教育,集中到了舟山的培訓中心來進行。

這樣非但能讓移民得到更專業的培訓,能讓他們以更從容更優秀的狀態投到新生活中。也減輕了各行政區負擔,還能他們得到更高素質、更適應集團管理的新移民,可謂三贏。

經過十六年的建設,舟山培訓中心也越辦越大,目前本島、岱山島、金塘島上一共設立了十二個培訓支隊、兩百四十個培訓大隊,可同時爲四十八萬準移民,提供爲期三個月的培訓。

當國土不再以海爲壑,當府不再自我設限,人們很快就發現,這舟山羣島跟江南完全是一的。它與滬寧杭近在咫尺,運輸本極低,運輸距離極短。

以江南地區空前強大的生產能力,只要運輸不問題,維持這樣一個超級基地的運轉毫無力。而且島上的準移民,培訓幹部,集團員工、安保力量加起來超過五十萬人。如此強大的消費需求,直接讓距離最近的寧波府經濟騰飛,紹興杭州一帶也益匪淺。

這也是那些傳統士大夫最不可思議的地方。趙昊和江南集團揮金如土,大手筆不斷,卻從不像隋煬帝和祖爺那樣勞民傷財,相反卻讓大家越來越富裕,市面越來越繁華,真讓人難以置信。

但奇蹟就發生在眼前,二十多年看下來,哪怕最死腦筋的老頑固也不服不行了。

~~

準移民在抵達舟山之後,便移給培訓中心管理。

培訓中心將準移民們以小家庭爲單位,完全打散了編不同的培訓大隊中,讓他們從現在就適應與來自五湖四海的同伴一起生活。

李守忠和高達被編了第五十八培訓大隊,大隊駐地位於舟山島的王青嶴。

嶴是閩浙沿海一帶,對山間平地的稱呼。

舟山諸島其實是一片浮出水面的海島。所以註定了山地多,平地,適宜耕種的土地更,而且大都是山下濱海之地,鹽鹼化十分嚴重。

就算勉強種上莊稼,颱風一來,海水倒灌,全玩完。

而且舟山羣島也難逃海島缺穩定地表水,難以留住降雨的缺陷。所以真的不是什麼天賜福地。

但我們可是從不向自然低頭的民族,怎麼可能聽天由命呢?

我們早期的先民依山而居,開展漁獵農鹽生產,便通過‘長草圍堤、傍山建閘’,築塘防圍圩造地,變滄海爲桑田,一點點的改變著自己的生存環境。

與崇明島的況類似,舟山羣島地長江、甬江和錢塘江的三江,巨量的泥沙隨著三江之水衝海中,將整個杭州灣都染了黃褐

所以舟山諸島實際上是佇立在泥沙沉積的灘塗上的。尤其是唐宋年間,崇明島在長江口形後,更加劇了舟山沿海灘塗淤積的速度,讓大規模圩田爲可能。

且宋元兩代舟山有府組織百姓圍墾,效率大大提高,共計增加了一百平方公里土地,十幾萬畝的耕地。

不過本朝強遷舟山四十六島居民三萬餘人地後,宋元時構築的大量海塘,也就漸漸因爲年久失修而坍圯,大量緩坡旱地也因無人耕種而荒蕪。

雖然後來島上重新恢復了人煙,但修海塘這種大型工程,是需要有政府組織,有足夠勞力才能進行的。這顯然不在徐棟、汪直之流的能力範圍

但江南集團可號稱基建狂魔,又有一茬接一茬的免費勞力。而且在崇明島已經積累了富的‘海塗圍墾’技,天底下沒有人比他們更會圍海造田了……

在過去的十幾年裡,各個培訓大隊的隊長和教員們,帶領著一波又一波的準移民,已經爲整個舟山島都築起了防的海塘。

然後一圈一圈向外擴張。築海塘的目地早就不是防了,而是像崇明縣那樣圍墾促淤!

如今,培訓中心已經圍墾出了整整三十萬畝耕地,遠超宋元鼎盛時了!還興修了水庫、引水渠等一系列水利工程,基本解決了灌溉問題。

再加上山上的梯田,開始大規模栽培的番薯和馬鈴薯,中心已經基本實現了糧食自給自足……

所以當四十多歲的大隊長王七,帶著58大隊的兩千名準移民來到這王青嶴時,李守忠高達等人看到的,是一副外有層層海塘抵有千頃膏之田,牆黛瓦的村子依山而建,河流數條蜿蜒於村落田地之間的景象……

若非外有大海,幾乎要讓人以爲這便是當年那位晉武陵人,誤的桃花源了。

不過舟山島邊上,倒真有座桃花島……

準移民們一個個目瞪口呆,他們想象中的天堂,也莫過於此了。

“哥,咱要是能在這兒住一輩子,那還圖啥咧?”高達口水嘩嘩直淌道。

“瞧你那點出息!”李守忠哼一聲,角卻也淌出亮晶晶的一線。

王七滿意的看著他們的反應,這也是移民培訓的一部分,比畫什麼大餅都有說服力……

ps.這種章節真是不好寫又不討喜,但我還是希能將一些筆墨給到好的新世界。

好吧,明天就回喜聞樂見的舊世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