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農女殊色 第十一章眼明心亮

《農女殊色》 第十一章眼明心亮

黃氏的脾氣是來得快,也去得快,與王氏也沒有什麼大仇,不過是因為連生了七個兒,一個兒子沒生下,心裡很是不憤,猶其是原本家裡是一直生男孩的,而王氏生香花兒那年,另兩個兒媳也相繼有孕,王氏前麵生下香花兒,還沒覺得什麼,覺得家裡全是男孩,有個姑娘也好,可誰知,另兩個也相繼生下姑娘,隨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姑娘一個接一個的生,到如今一屋子的姑娘。

在很久一段時日裡,黃氏都認為這是王氏起了個壞頭,讓家裡連著添的儘是姑娘,漸漸的對王氏不喜,再加上王氏這不斷的生孩子,家裡的活兒幹得就了,其他人農忙下來,都要瘦幾斤,偏一年到頭都養得白胖白胖的,而男人對還一句重話沒有,在麵前老實得跟頭驢似的,越讓氣不打一來。

這農家夫妻,哪有不吵架鬧騰的,鬧得厲害了,打架都有,家裡其他幾個兒子,哪個沒對自家婆娘過手,就是自己,年輕的時候也被揍過幾回,可王氏就是命好,兒子六平,老實得不像樣,從不曾過手,多年來臉都沒紅過,有時候看不過眼了說幾句,兒子還總覺得是這個當孃的不是,生生讓一口氣憋迴心裡。

Advertisement

一路殺回廚房裡,陶正父子三個也在家吃飯,這飯菜就又得多做點,不然不夠吃的,好在家裡什麼東西都有點,多添兩個菜也不是問題。

廚房裡妯娌三個讓黃氏指揮得團團轉,就是待在屋裡的香蕓兒、香兒,也給出來幫著洗菜、燒火,

乾點力所能及的活兒。

倒不是沒想到香花兒幾個,香花兒姐妹,一大早就讓給打發出去挖野菜了,如今正是開春的時候,田間地頭,野外菜生得到都是,村裡得閑的孩子,多是提著菜籃子出去挖點野外菜,給家裡添個菜。

大房與五房壯勞力多,黃氏也就沒指派兩個丫頭,六房這邊卻是隻陶六平一人幹活,這麼一大家子要吃飯,再不多乾點活兒,也是說不過去。

黃氏這般事,倒是讓朱氏、許氏都心平氣和,隻何氏頗為不滿,但也不是真的蠢,真要指著這個說話,估計家裡幾個妯娌都得讓得罪了,所以就算不滿,也隻能憋在心裡,但天長地久,這不滿便也越積越多。

「香花兒那幾個丫頭,這都快吃飯了,怎麼還不回來,莫不是故意在外頭拖著懶吧!」何氏怪氣的說道:「瞧瞧咱們蕓兒、兒,都讓們給累得出來做活了。」

這話也沒說錯,若是香花姐妹幾個在家,黃氏一準是喚們來幫著幹活,香蕓兒聽著這話,直覺得有理,心裡對香花兒幾個頓時也生出不滿,經常聽著黃氏罵六房的丫頭,耳聽目染下,對六房的幾個姐妹也頗為輕視。

「二嬸說得對,香花兒那丫頭,就是尖得很,有時候明明是做得不好,可裡也是不饒人,兒你說是不是?」香蕓兒憤憤道。

本在屋裡做針線繡花兒,可現在卻在這裡幫著洗菜,要是把手給磨了,繡花可不方便,如今花幾天時間綉個荷包,也能賺幾文錢,這些可都是的私房,幾個哥哥都沒有的本事。

兒像極了許氏,不隻模樣像,子也像,平時並不言語,這會兒問到頭上,也隻是抬起頭來笑了一笑,一句話也沒接,仍舊掰斷樹枝往灶堂裡添柴禾。

香蕓兒見這三子都打不出一個屁來的樣子,頓時連也看不上了,低下頭來繼續洗菜,隻覺得心裡堵著口悶氣。

兒不捧場,不代表沒有人捧場,何氏聽得有人接腔,頓時興緻上漲。

「蕓兒說得一點沒錯,我看香花兒就是像娘,那子像得十足,看著弱弱的,卻是半點虧也不肯吃,你看咱們這一大家子,佔便宜的全是他們一家。」這話越往下說,何氏心中的惱恨越甚。

「二嬸說得對,我娘還是家裡的長媳呢,按理說佔便宜應該是我們一家才對。」香蕓兒很會算計的說道。

何氏聽著這話卻是心裡一哽,佔便宜的六房換大房,那還有什麼事了?這上竄下跳的豈不白忙活,立馬不接這話了。

朱氏卻是喝斥了一聲:「你一個小丫頭懂什麼事,就在這裡打胡說,一屋子的大人都在呢,有你說話的地兒嗎,再說家裡的事,都是長輩做主,你一個小輩在這裡說三道四,也太沒規矩了,一會兒回房裡好生反醒。」

朱氏教兒,自是沒人會出聲。

黃氏淡淡的掃了幾人一眼,什麼也沒說,仍舊拿著刀切著片,這刀工極不錯,片切得菲薄一片片的,拿起一片來看,還能照見

看似切得專註,卻也有些走神,想起昨兒晚上老頭子跟說的,家裡幾個鬧騰著,是不是也想像陶正家一樣,鬧著想分家,當時還想著不可能,家裡日子過得好好的,做什麼要分家,但心裡有了這個念頭,便也觀察起來,聽著何氏與香蕓兒的話,這明顯是意見大得很啊,再看許氏,別看什麼話都沒說,但真要為著一家子好,也該說句勸和的話,別讓一家人心裡起疙瘩,可什麼也沒說,足以看出的意思了。

果然一家人是分心了嗎?

今兒難得對王氏好脾氣,也是因為心裡存了這事,想著對兒媳還是和氣些,不想王氏那個時常挨罵的還什麼都沒表,這幾個倒是心裡都存了事。

心裡存了事,很有些不得勁,想不明白,好好一家子過日子有什麼不好,非得要分家,不時的搞點小作,真當眼瞎看不出來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