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歲安不覺得老者是在騙。
因為他一看就知道弱到提不起重的那種。
答應了。
老者請賀歲安先拿著這顆頭顱,他現在立刻去借一些挖坑的用過來,到時候,就在城門口側面的空曠地方埋了蔣將軍。
說罷,老者去找人借了。
賀歲安從包袱里拿出一塊布,這個包袱是醒來就在邊的,用布包住這顆頭顱后,心跳如擂鼓地捧著,其實依然會怕的。
畢竟只是個普通人。
老者很快就借到了,他們一起埋了蔣將軍的頭顱。
老者再三向賀歲安道謝,然后離開,他沒家,是流浪之人,曾以衛城為家,也沒法收留。
所以要獨自去找落腳之。
街上沒有行人。
衛城還活著的人有能力的就跑了,沒能力的只能留在衛城。
天寒地凍,無可去。
畢竟衛城在邊境,若是去最近的晉城都要騎快馬騎上個五天。
衛城百姓擔驚怕,跑凍死在路上的可能太大了,想著留下能過一日就過一日,著朝廷早日派人過來救他們出水火之中。
但一天一天地過去,死的人只多不,猶如白地獄。
街上也就沒什麼人了。
賀歲安空出一只手接了點雪花,沒有停下腳步,徑直往前。
破舊的燈籠掉在閉著門的店鋪前,似闃其無人般。
遭到胡人破壞的房屋也還沒有得到修繕,殘缺的木頭糟糟滾在地上,無人在意。
放眼看去,似乎就沒看到有一家店鋪是開著門的。賀歲安想喝一杯熱乎乎的茶的愿可能要落空了。
試著逐戶逐戶地敲門。
天寒地凍,晚上睡外面不冷死都會落一病。
敲了幾戶人家,沒人給開門,有兩戶能瞧見燒飯冒煙的痕跡,證明此時此刻是有人住的。
衛城百姓前不久才經過胡人的殺掠,不敢隨便給陌生人開門。
正當要放棄敲門之時,對面一家客棧悄悄地開了門。
“小姑娘。”
有人。
賀歲安驚訝轉過。客棧里的那個人又把門拉得大些,是名老嬤嬤,似是在確認外面有沒有危險:“小姑娘,你過來吧。”
終于有人愿意收留了。
賀歲安眼眶有些潤。
怕會錯意,想得到肯定的回答,小心翼翼地問:“您愿意讓我今晚在里邊住?”
老嬤嬤將門拉開,讓賀歲安進去:“嗯,這天兒冷著呢,你一個小姑娘大晚上的在外邊不那些野狼叼了去,也得冷死。”
“謝謝嬤嬤。”
抖了抖上的雪再進去。
等賀歲安進來,老嬤嬤關好門,上好栓,慢慢走到燒著木炭的爐子前,艱難彎下腰推它到邊:“我去給你弄碗熱粥。”
爐子散發出熱意,賀歲安上殘余的細雪融化水,用帕子了,順便打量一下客棧。
木桌椅子漆掉皮,門窗閉,地板上還有洗不去的漬。
漬留了有些時日了。
通往二樓的樓梯斷了最下面那一級的木板,坐在賀歲安這個位置能看到二樓的圍欄和幾個房間的門口。
炭火在爐子里噼啪響,手過去暖和,忽然很想哭。
沒了記憶,邊又沒認識的人。
半刻鐘后。
老嬤嬤端了一碗粥過來,粥很稀,大部分是水,沒什麼米,還有只干的饅頭:“沒什麼吃的了,小姑娘你先將就著吧。”
雙手接過:“謝謝嬤嬤。”
“你怎的只一人來衛城?”老嬤嬤看出不是衛城人了。
“我不記得了。”
賀歲安得腦子嗡嗡,吞下半碗粥,粥太稀了,大部分是水,依稀見到幾粒米,不需要咀嚼,待喝完粥,子更是溫暖了。
“我一睜開眼就在城門口,什麼都不記得了。”
老嬤嬤目掃過賀歲安腦袋的傷,大概猜到怎麼回事,長長嘆氣道:“可憐的孩子……”
賀歲安用力咬發饅頭。
順口問一句:“嬤嬤,您一個人住在這家客棧?”
老嬤嬤眼眶無聲潤了:“半月前,胡人突然進攻衛城,我兒隨蔣將軍勉力抗敵,最終……”說不下去了,“他也是個好孩子。”
胡人在半月前進攻衛城,攻了十日才攻破,如今距離城破才過了五日,對他們來說卻仿佛過了很久了。
正說著話,街上傳來馬蹄聲。
這顯然并不是什麼好聲音,老嬤嬤臉一下子變了。
匆匆滅掉爐子,怕有煙氣滲過門出去令人發現客棧里頭有人,又低聲音對賀歲安說:“小姑娘,你上樓躲著,莫人發現。”
賀歲安:“怎麼了,嬤嬤。”
老嬤嬤頻頻看向上了鎖的門口。
語氣滿是無力:“不是,應是那趁火打劫的馬賊。這些人跟胡人差不多,城破后,他們經常避開胡人進城,既搶又殺。”
“城里人沒被胡人殺掉,反而被他們殺了去。”
賀歲安被老嬤嬤推著上樓:“我若不你,你千萬別下樓。”
就在此時,客棧的門被人從外面踹開,門鎖都壞掉了。聽著下面靜,反過來拉住老嬤嬤:“您留在二樓,我下去。”
小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