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開國以前,就有了佛教信仰,乃是從鄰境高麗、渤海等國傳的。後來太宗皇帝在位時,曾於廷供奉佛像,又迎旃檀像安置於燕京憫忠寺,每年設會飯僧。
後來大金全據中原,更有意識地鼓勵在河北、河東、西京路等地營建塔寺、修復禪林名剎,藉此緩和地方局勢,有利於大金國的統治。
這胖大和尚,原先便是西京大同府玄中寺的僧人,俗家姓駱名重威,法號慧鋒。
泰和年間,真貴人完阿葛與渤海人高宥昌在大同府苛徵聚斂,大索軍須等錢,以至地方十室九空,殆同清野,駱和尚閤家滿門不堪侵暴而死。
當時駱和尚乃是本地鎮防千戶下屬的寨使,他聞訊大怒,夜完阿葛和高宥昌兩人的宅邸,殺死兩人,隨即憑著早先花錢買來的僧人度牒,逃亡玄中寺出家。
去年蒙古軍攻打西京,朝廷大集諸路援軍,與蒙古軍對抗。諸路援軍號稱百萬,西京百姓縱使破田宅、竭肝腦也無以支撐,而軍將更多有縱兵劫掠的。
玄中寺就在這時倒了黴,闔寺被毀,僧衆被殺戮極多。駱和尚憑著兩膀的力氣和手中一鐵,趁夜從寺中奪路殺出。
正不知去的茫然時候,前頭朝廷大軍主力遭蒙古鐵騎殺敗,天崩地裂般地潰退下來。駱和尚和師兄弟等人被敗兵挾裹著,在蒙古人的追擊下翻山越嶺逃亡,到了保州一帶。
當日逃蒙古騎兵追擊的過程,自然艱辛。駱和尚縱有勇力,在千軍萬馬中也濟不得甚事,前後好幾次遇險。其中最驚險的兩次,都靠著郭寧捨命救援,才險死還生。
待到蒙古人退去,駱和尚帶著幾十條漢子,就在保州沉苑泊中落草爲寇,以勒索富戶爲生。那個詢問駱和尚的瘦漢子,便是他在玄中寺的師弟,俗家姓裴,喚作裴如海。
駱和尚念郭寧援手之,曾幾次邀請郭寧與他合夥,從此大碗喝酒大塊吃,活得痛快。可郭寧的子有點執拗,始終不同意。
是如此,倒也罷了。前些日子駱和尚又聽說,郭寧四奔走,意圖聯絡各地潰卒,重新組建起經制之師,爲朝廷效力。
駱和尚當場大驚,揪著來報信的人喝問:“郭六郎這小子,莫非是傻的?大金朝已經這副鬼樣子了,他一個漢兒、一個小小的甲軍,何必趕著去賣命送死?何況,那些上頭的高貴胄們,誰會把他當回事?又不是沒吃過朝廷的飯,在昌州邊堡見識的噁心事,還不夠多麼?此舉必遭人忌憚,是要出事的!”
報信的人如何能答?駱和尚罵了一通,帶了些親信部下連夜趕往饋軍河來。親信們都知道,他上說是探看局勢,其實還是爲了勸說郭寧,甚至做好了關鍵時刻出手相救的準備。
令駱和尚樂不可支的是,待他趕到饋軍河,郭寧居然先就開了竅。他一人便將那安州都指揮使蕭好胡殺了,這會兒又明顯拒絕了安州員的善意!
好的很!這小子是真看明白了!
想到這裡,駱和尚挲著頭,呵呵笑個不停。
裴和尚不似師兄那般熱忱,忍不住問道:“師兄,你想好了?真要與郭六郎合夥?”
駱和尚兩眼一翻:“怎麼,你還念著與靖安民的?”
裴和尚乾笑一聲:“靖安民也是北疆武人出,雖不如郭六郎的勇武,卻是個會結的。他與定州苗道潤、易州張等地方大豪,都很悉。果有難事,彼此救援呼應,可策萬全。”
“果有難事,萬全個屁!”駱和尚罵道。
他站起,用扇大的手掌拍拍裴和尚的肩膀:“眼下這世道,咱們自己手裡拿著刀槍,便不懼豺狼虎豹。能給我們帶來難的,無非是朝廷或蒙古。這兩家要真衝著我等草寇而來,靖安民能頂的住?你說的萬全在哪裡?”
這個問題,可不能昧良心胡扯。
裴和尚只能苦笑:“真到了那時候,自然是頂不住的。師兄,我又不傻!”
“可苗道潤、張等人,打的可不就用北疆流人爲兵,去墊刀頭的主意?靖安民替他們賣命……要我說,還不如吃朝廷的飯呢!”駱和尚將手中的鐵在地面重重一頓,獰笑道:“灑家拿著刀槍在手,是爲了保自家的命,可不是爲了替別人賣命!除了郭六郎,灑家信不過別人!”
“也罷,也罷!”裴和尚嘆氣:“且看郭六有什麼方略。”
“那就走吧!”駱和尚提著鐵,大步踏過深草。
裴和尚追在師兄後,又道:“突然想到,與郭六合夥還有一個好。這小子此前犯蠢,害得邊的同伴零散,手底下本沒什麼可用的人。他非得仰賴師兄你才行!”
“嘿!”駱和尚冷笑一聲,見裴和尚的神中不似幸災樂禍,才把兩隻大眼一起上翻:“那可難說的很……饋軍河左近數十里範圍,想來見一見郭六郎的有多人?我們做不了獨一份,能做第一批就不錯了!”
可惜駱和尚剛穿過饋軍河營地前方的蘆葦灘,就看到了汪世顯的影。
這廝好似有點眼?是姚師兒,還是高克忠?
不對,不對,這廝是在安州新橋營那邊立足的汪世顯!
這汪古人可是個明的,居然比灑家更早一步!
駱和尚只覺得腦勺熱氣往上升騰。他大步過去,刻意著嗓子嚷道:“小子,郭六郎呢?灑家來看他啦!”
汪世顯提著一把斧子,正領著幾名老弱砍伐灌木,冷不防耳朵被駱和尚的大嗓吼得嗡嗡作響。
他吃驚地轉頭,見駱和尚胖大的軀帶風而來,連忙舉起一手指,做了個噤聲的手勢:“六郎累的很了,已然睡下。慧鋒大師莫要打擾。”
“好,好。”駱和尚立即把嗓音放低些。
汪世顯直起腰,捶著脊背道:“六郎睡前說,接著幾日,來此地探問的朋友會有很多,我們得把棚屋修一修,免得招待不週。大師,你來得正好,快來幫忙。”
駱和尚看看後十餘條漢子,大手一揮:“你們去!”
郭寧應付過了崔賢奴以後,又覺得睏倦。他請汪世顯幫忙照應,自家倒在榻上,瞬間就睡死了過去。
醒來時,天還亮著。
郭寧覺得,自己約莫換過了一衫,肩膀和後背都被包紮好了,但還是很疼。剛睡醒,上沒什麼力氣,整條右臂都綿綿的,擡不起來,不過,腦子是越發清楚了。
他勉強張了張,只覺口乾舌燥。
呂函就在他旁,斜靠著牀榻打盹,懷裡抱著一個水壺。
眼前的房門大開著。
屋外蔚藍的天空萬里無雲,日灑落,照得潺潺河水波粼粼,反到屋子裡,在牆上和房頂上,映出一道道波紋。
在房門外頭的空地上,有好些人或坐或站,神都很輕鬆。
他看到汪世顯扶著一道新起的柵欄,正衝著幾個孩子哈哈大笑。
他看到去年潰安州時結識的戰友,明明殺人如麻卻總以僧人自居的駱重威。這胖大漢子正虎虎生威地揮著鐵,展示一路法,邊圍著一羣頭和尚好。
他看到一個捲起袖子、敞開襟,出上惡虎圖樣紋繡的年輕人,正似笑非笑地看看駱重威,時不時撇一撇。那是活躍在在五澱一帶的中都人李霆,是個有名的狠角。
還有數十人,俱都滿面風霜,舉帶著剽悍之氣。他們分作七八,各自聚攏著。有些人嚷嚷著拍著脯,正在吹牛;有人面帶猥瑣笑容,講著下三路的段子,引得旁人眉飛舞;也有人神嚴肅,時不時一腰間刀柄。
郭寧從榻上起,呂函立即醒了。
抹了抹面頰上的口水,不好意思地道:“六郎睡了一整天,一定了。竈上有燉得好羊,我替你取來。”
不說還好,一提羊,郭寧肚子裡咕嚕嚕一陣,響若雷鳴。
呂函笑了起來,郭寧也笑:“我竟睡了那麼久?”
他取過戎服披上,想了想:“現下還有事,羊什麼的,先不急。昨日送來的筆墨紙張,先拿一些來,我要用。”
呂函連忙去了。
郭寧邁步出外。駱和尚率先大笑著上來,郭寧上,檢查他的傷口有沒有崩開;其餘百十人也紛紛向他打招呼,有問的,有誇讚的,有拐彎抹角探聽的。
糟糟客套了好一陣,郭寧兜轉回來,後跟了不到十人。包括汪世顯、駱和尚、李霆在,都是數十人當中公認的首領人。
一行人進到屋裡,郭寧請他們坐在榻上、椅上,或者乾脆席地而坐。
大金朝廷在長城邊壕沿線,設有三路招討司,統轄三府五州七軍,馬步兵數十萬衆。統領大軍的都總管、節度使、防使、猛安極烈、詳穩之流高大將數以百計。可那些人,大都是恇怯無能之輩、貪鄙專愎之徒。真正到了大軍傾覆的危急時刻,能夠得到普通士卒的信賴,能夠與蒙古人糾纏惡鬥,且戰且退的,不是那些高大將,而是眼前這些人。
郭寧曾與他們並肩作戰,與他們結下了深厚的誼。但郭寧清楚,這些人當然各有各的病,各有各的問題。所以,原先的郭寧並不真正信任他們,而依舊把未來的希寄託在大金朝廷。
這個錯誤,使得郭寧付出了沉痛的代價,好在他不會繼續犯錯了。
大金既是註定傾覆的破船。堂堂的漢家男兒,爲什麼要陪大金同死?逢世,只有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才能斬碎即將覆而來的黑暗大,開闢出一條新路。
當下郭寧首要的任務,便是把眼前這些人真正聚合到一,讓他們爲自己手中可用的力量。
郭寧站到屋子中央,環顧四周,目從衆人臉上一一掃過。
屋裡數人但覺郭寧神鄭重,無不肅然。
唯獨李霆與他人不同。他大大咧咧坐在唯一一把椅子上,看著駱和尚似一頭黑熊半躺在榻上,沒點武人樣子,而汪世顯守在房門口。這兩人以外,邊席地而坐的人,都比自己位置低一些。
當下李霆哈哈一笑,意態自滿。
他仰頭看看郭寧,冷笑一聲:“我早說過,蕭好胡那奚狗,不是好東西。郭六你不聽我的,徒然生出許多狗屁般的爛事兒。卻不知,這會兒你有什麼想法?”
郭寧輕鬆地道:“這幾日我倒真有個想法,翻來覆去想了很久,百思不得其解。”
“說來聽聽?”
“我在想,如你我這樣的人,會怎麼死。”
分給朋友: 章節報錯
崇禎七年三月,山西陝西大旱,赤地千裡,民大饑。四月,李自成入河南,與張獻忠合兵攻取澄城。七月,後金軍進圍宣府,兵掠大同,沿邊城堡多失守。 大明內憂外患,風雨飄搖! 這年的七月,王鬥意外來到大明,成為宣府鎮保安州舜鄉堡一普通小兵…… ※※※ 【大明宣府鎮軍隊等級:小兵、甲長、管隊、防守,操守、守備、遊擊、參將、副將、總兵。】
隋朝末年,朝政腐敗,社會動盪,四方豪傑紛紛揭竿而起.李旭是邊塞的一個平凡少年,在隋末的風雲際會中結識了一大批當世豪傑,並在逐鹿混戰中大放光彩,顯露英雄氣概.歷史漸漸遠離了它應有的軌跡.
元末濠州城外,朱元璋撿到了一個少年,從此洪武皇帝多了一條臂膀。抗元兵,渡長江,滅陳友諒,伐張士誠。創建大明,光複燕雲。 我無處不在。 從此洪武立國,再無遺憾。大明根基,固若金湯。 針對小明王的事情,我們需要采取四階段戰術。 首先,我們宣稱什麼事都冇有。 其次,我們說或許發生了什麼事情,不過我們什麼都不用做。 再次,我們說或許應該做點什麼,可惜什麼都做不了。 最後,我們很遺憾小明王以身殉國,當初要是做點什麼就好了。 …… 有人問:身為太祖第一心腹重臣,如何輕鬆避過風風雨雨,安享天年? 張希孟謙虛地說:“仆隻是大明朝卑微的社會公器,用來盛放太祖皇帝深思熟慮的果實!”
林深穿越大唐貞觀年間,并且還綁定了一款神級超市系統,從此便在長安城開起了超市。超市的第一個客人便是長樂公主,靠著系統的協助,林深在大唐很快便混的風生水起。長樂公主:老板,你這口紅我都要了,火柴就送我父皇吧。城陽公主:我叫你一聲好哥哥,可以送我幾盒巧克力嗎?李二:朕封你一個楚王當當吧,你的食品救濟了全天下的百姓,實在不行,朕的女兒你隨便挑。林深:我特麼只想開個超市罷了,至于麼你整這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