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爲救孫堅而來,但他想救孫堅卻不容易。
怎麼和孫堅開口?難道說,老爹,我知道你馬上就要被一個無名小卒死,所以你要小心,不能一個人到跑?他真要這麼說,孫堅不僅不可能相信他,更可能給他一個大耳刮子,然後請巫師來跳大神,給他驅驅邪。
這事麻煩就麻煩在孫策只能自己想辦法,不能和任何人商量,周瑜也不行。論天下大勢,他可以侃侃而談,但涉及到這些問題,他就有些計短了。這其實也是書生的通病,長於謀國,拙於謀。換句更實在的話,就是吹牛天下第一,手能力差得一。
有了周瑜這個神助攻,孫策順利通過了孫堅的驗證,所有的疑點在周瑜上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釋,連氣勢不夠威猛都了名士風度。得知孫策有意從軍征戰,孫堅一口答應,要將孫策留在邊,耳提面命,教導他如何用兵。在孫策來之前,他最信任的部將是妻弟吳景和侄子孫賁,又把孫輔帶在邊培養。現在親生兒子來到軍中,又這麼有出息,自然要傾囊相授。
藉著這良好的氛圍,孫策試探的提醒孫堅爲將當持重,不要逞匹夫之勇。爲了避免孫堅生疑,他還借用了老孃吳夫人的名義。哪知道一開口,孫堅就冷笑一聲:“若是像你說的這般,乃翁如何能有今天?我孫家無財無勢,只有這條命,不拼命,如何出人投地?”他頓了頓,又說道:“我如今已經是二千石,按例你可以質任仕,不用像我這麼辛苦。只可惜現在天下大,這條路怕是不好走了。”
孫策心中一,趁勢說道:“阿翁,你覺得漢家天下還能維持多久?”
孫堅眼神,盯著孫策看了好一會,國字臉像石板一樣鐵青,看得孫策心裡的。孫堅哼了一聲:“休聽人胡說八道,漢家四百年天下,豈是說沒就沒的。就算天命已盡,易姓在即,那也和我們沒什麼關係。天子在一日,我父子便是一日漢臣,直到真命天子出現爲止。你小子聽清楚了,切莫有不臣之心,壞我孫家清名。”
孫策嘿嘿一笑,反問道:“若袁公路不臣呢,阿翁是從還是不從?”
孫堅濃眉蹙,半晌沒有說話。
孫策心知肚明。按時間計算,袁氏兄弟應該已經出了另立天子的打算,就算還沒有作,至也出了口風。孫堅大概是聽到了什麼風聲,所以纔不說話。
果然,過了一會兒,孫堅悄悄地瞥了周瑜一眼,啞聲說道:“既然周君與犬子同兄弟,我就不瞞著周君了。今年二月,袁本初派人來南,希後將軍與他聯手,擁立幽州牧劉虞爲帝,但後將軍拒絕了,袁本初因此派周禺奪我豫州,被我與後將軍擊敗。這件事雖然沒有,但袁本初異心已萌,以他的實力,這的確是個令人心憂的事。不過這些事與我等無關,你們切莫說,惹人非議。”
“阿翁怕人非議,可是你現在卻在攻荊州,難道就不怕人非議?”
孫堅有些焦躁。“我能怎麼辦?我本是朝廷任命的長沙太守,因爲討董才北上,現在劉表攔住我的去路,不讓我回長沙,我只能殺回去。”
“你現在不是豫州刺史嗎?”
孫堅冷笑一聲:“稚!豫州刺史只是一個虛名,你真覺得後將軍能讓我臨他的本州?若真是如此,他何不表我爲豫州牧?”
豫州牧和豫州刺史區別很大,刺史只是監察,六百石,實際份不如各郡太守尊貴,州牧卻是軍政一把抓的最高長,各郡太守都要聽指揮。袁是豫州汝南郡人,他表孫堅爲豫州刺史,其實只是一個幌子,補償孫堅將南送給他而已,本不可能把豫州給孫堅。孫堅心裡有數,所以才一心要擊敗劉表,回長沙去,繼續做他的長沙太守。
那是朝廷封拜的,而且離南很遠,袁想奪也奪不了。
孫策搞清楚了孫堅的目的,明知就孫堅的況而言這是比較實際的選擇,卻還是不能贊同。好容易佔領了南,怎麼可能就這麼讓給袁這個敗家玩意。歷史上,孫堅一死,袁就了沒爪子的病貓,被劉表趕出了南。
“阿翁,長沙不能丟,但南更不能丟。劉表不過是個書生,不足以做阿翁的對手。但拿下南郡,袁公路也守不住,最後只能爲人做嫁。不管是爲了朝廷,還是爲了袁公路,你都不能離開。”
孫堅眉心蹙,盯著孫策不說話。
孫策雖然張,也只能著頭皮說道:“阿翁,你想想看,天子被迫西遷。他如果想逃出李傕,不,董卓的控制,能往哪幾個方向去,南有沒有可能爲一個選擇?”
孫堅若有所思。“的確有可能。已經被董卓那叛逆一把火燒了,就算天子回京也沒法住,倒不如來南。南天下之中,和隔得也不遠,隨時都可以回去。”
“那我們再說袁公路。你剛纔也說了,他和袁本初不和,袁本初甚至派人來奪豫州。這次雖然失敗了,將來會不會再來?如果沒有阿翁相助,袁公路能不能擋住袁本初的進攻?”
孫堅沉默半晌,眼神閃爍。“可是若我不離開南,南又如何供養得起這麼大軍?”
“南一郡供不起,難道荊州、豫州兩州之力還供不起?一旦荊州、豫州手,揚州又豈能置事外?天下九州,三州在手,總有一戰之力了吧?天下大勢如此,我等不爭,袁本初也不能不爭,阿翁難道要坐守長沙,看著袁本初那樣的逆臣賊子坐擁山東,改朝換姓?”
孫堅愕然,盯著孫策看了又看,又狐疑地看著周瑜。周瑜面平靜,含笑不語。孫堅說道:“伯符,你究竟是什麼意思,莫非你……”他眉頭挑起,面不善。“我深朝廷大恩,可不能讓你來。”
孫策擺擺手。“阿翁,我都說了,我這麼打算,首先是爲朝廷著想,再不濟也是爲袁公路著想,不讓袁本初得志。我什麼時候說是我想了?”
孫堅臉稍緩。“既然如此,那又該如何向後將軍言明?”
“助阿翁攻克襄後,我與公瑾去宛城,面見袁公路。”
孫堅一擺手。“事不宜遲,你現在就去宛城,向後將軍進計。劉表一介書生,不值一提,我隨時可以拿下襄,也許你還沒到宛城,我的捷報就到了。”
-
-
章節報錯
太子朱標英年早逝,朱元璋巡視四邊,來到嶺南發現這里一切與眾不同……富庶的黎民百姓,發達的商業建設,威武的軍隊士卒……但更令人驚訝的是,這里的封王十八皇子朱拓胡作非為、窮奢極欲、橫行霸道。朱元璋:兒子啊,要不把大明交給你,你在大明隨意為非作歹。朱允炆:十八叔就是我遙不可攀的高山。朱棣:有十八在,我對皇位沒有任何想法,我愿意做他帳下大將,為大明開疆擴土。于謙:我心中只有一個太陽,沒錯,那就是十八皇子。
穿越到大盛朝的楊軒開始創業,于是豪富巨賈,王公貴族,甚至連當朝天子都成了他的股東,且看他如何打造一個日不落的商業帝國!
雖出身白丁,但可與鴻儒比肩;雖家境貧寒,但舉手可賺錢萬貫;雖手無縛雞之力,但彈指萬軍灰飛煙滅;我雖白衣,可做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