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舟拉著顧妙上山。
顧妙忍不住問:“徐燕舟,你要給我看什麼呀?”
徐燕舟抿了抿,沒說是什麼,“到了就知道了。”
顧妙忍不住想,徐燕舟是找到什麼好東西嗎,是果子,還是山,難不是蜂?
地方離得并不遠,不一會兒就到了。
顧妙先是看見一個石頭壘的窯,差不多五尺寬,兩尺高,旁邊還堆著幾手腕的樹枝。
又往前走了幾步,樹枝旁邊擺著兩個藤條編的筐,一個里面放著黑的炭,另一個筐里炭微微發白。
是炭。
顧妙道:“徐燕舟,你把炭燒出來了!徐燕舟,你好厲害!”
徐燕舟:“不全是我燒的,趙廣明和錢坤也有幫忙。”
趙廣明和錢坤灰頭土臉的,從炭窯后面出來,炭窯后面放著燒炭用的枯草樹枝。
趙廣明道:“我們幫不上多忙,大部分都是將軍弄。”
他們最多幫忙搬搬石頭運運木頭。
顧妙:“真是辛苦你們了。”
趙廣明道:“一點都不辛苦,夫人,我們倆先回去洗洗。”
顧妙看了眼徐燕舟,這幾天們去山上采蘑菇撿栗子,徐燕舟就在家里燒炭。
燒火做飯都煙熏火燎,想來炭并不好燒。
但徐燕舟什麼都沒說,直到炭燒好了才帶來看。
顧妙深吸一口氣:“炭燒出來了,真好。徐燕舟,我們冬天就不怕冷了。”
徐燕舟道:“其實燒的不好,煙大,也不好看,上面有裂,斷的七八糟的。”
這還是試了好幾天才試出來的,以前燒的都是碎渣,用都不能用。
所以,哪怕不好,出了能用的炭,徐燕舟也帶顧妙來看了。
顧妙:“哪里不好,我覺得很好了。”
顧妙蹲直接下上手,沾了一手黑灰。
黑的炭碎的多,不如白的結實。
顧妙問:“怎麼還有黑有白?”
徐燕舟道:“白炭是直接拿出來的,在外面待了一會兒就變白了,黑炭在窯里放涼了之后才拿出來的。”
徐燕舟開始并未想到建窯,可是炭一直燒不好,他便想起了宮里的炭。
宮中的炭都是炭窯燒的。
徐燕舟索索弄了個炭窯,燒出來的勉強能用。
顧妙捧著炭看了好半天,才把頭抬起來,“徐燕舟,要是豬蹄沒吃就好了,晚上就能吃烤豬蹄了。”
徐燕舟蹲下來,“豬蹄還能再買,我給你烤。”
徐燕舟烤豬蹄烤的很好吃,顧妙點點頭,只不過現在不敢去云城,豬蹄都不好買。
顧妙:“徐燕舟,這一天能燒多炭?”
徐燕舟:“三五十斤。”
一天三五十斤,肯定夠家里用,那多的炭可以賣出去。
山上樹多,燒炭不必用木,荊棘叢的樹枝都有手腕,用那個就行。
鹽可以放放,先把炭賣了。
冬天誰家都要生活取暖,炭比柴火燒,連柴都有人買,炭肯定也可以賣出去。
哪怕木炭便宜,也可以賺點小錢。
錢多錢不重要,有錢才能買菜買。
顧妙道:“徐燕舟,不如趁著天還沒徹底冷下來,我們把炭賣了吧。”
徐燕舟:“可以。不過云城現在危險,不許去。”
顧妙拍拍手上的炭灰,可是越拍抹得越,“我又沒說去云城,你忘啦,上次我去云城附近村子里問藥農怎麼炮制人參,那邊好多個村莊。我聽人說隔幾天就有集市,炭可以去那里賣。”
小集市,東西比城里的便宜。
進城還要兩文錢進城費呢,村里人買什麼換什麼都等集市。
顧妙當時聽了一,本來想去賣鹽,可是賣鹽風險太大了,還不如賣給酒樓老板。
但炭可以去集市賣。
顧妙:“你說行嗎?”
徐燕舟說行,“我和你一起去。”
顧妙移開目,“第一次你還是不要去了,等我探了路再說,賣炭又不是一次全賣,以后有的是機會。”
——————
第一次賣炭,一家人全想去。
盧氏擔心顧妙,去賣炭要走段山路,還要走十幾里路,去了村里人生地不,還挑著炭。
徐薇道:“上次兄長不也去云城了嗎,嫂子,我也往臉上抹炭灰黃泥。”
徐燕南舉起手:“嫂子,雖然我很想去,但我聽話,我在家照顧菜苗。”
顧妙徐燕南的臉:“阿南最乖了。”
去還是算了,沒準劉偉湛就在村里守著。
顧妙敢出去是因為原是庶,不寵,本沒人認得。別人,顧妙不敢冒險。“這樣,這次我先探路,下次你們再跟著,我就挑點炭賣,很快就會來的。”
徐薇握拳頭:“嫂子你等我一會兒!”
匆匆忙忙跑出去,不一會兒又回來了,顧妙一看,徐薇簡直換了一個人。
不僅黑了,眉形臉型全變了。
徐薇手里還拿著小塊炭,“嫂子,你看,認不出來的。”
徐薇擅工筆,現在拿著木炭在臉上都能作畫,可比顧妙在徐燕舟臉上抹好多了。
顧妙覺得很好,“薇……”
徐薇眼睛一亮,“嫂子你同意了嗎?”
顧妙道:“你幫我畫一下。”
——————
等到趕集那天,顧妙挑了兩擔木炭下山。
去村里比去云城近,不到半個時辰,顧妙就到了。
集市還真不小,顧妙一邊走一邊看,找了負責人了兩文錢攤位費,就把木炭擺上了。
顧妙左邊是賣背簍的,右邊是賣籃子的。
錢不好賺,賣的東西都是自家做出來的。
一個背簍兩文錢,一只籃子一文錢,多賣幾個就能把攤位費賺回來,賣的若多能賺十幾文。
無本買賣,賺的錢買糧食買都行。
集市上并沒有賣木柴的,秋收過了,莊稼漢別的沒有力氣有,在山上就能打夠家用的柴。
賣木柴要往城里賣。
顧妙嘆了口氣,木炭若是賣不出去,就去云城看看。
顧妙生意不好,旁邊兩個攤位生意也不好。
賣籃子的大嬸看了顧妙一眼,“你這賣的是什麼,怎麼黑乎乎的,還有白的,吃的?”
顧妙道:“是木炭,木炭比柴燒,一塊炭能燒好久,冬天冷了,用炭取暖煙還小一點。”
大嬸有點意,“怎麼賣的?”
顧妙:“黑炭兩文錢一斤,白炭三文,你要的話五文錢給三斤黑炭。”
大嬸道:“姑娘,能不能用籃子換?我編的籃子結實還好看,不然也不敢拿集市上賣。”
顧妙想了想:“可我用不了這麼多籃子,給你換一斤炭吧。”
顧妙收獲了兩個籃子。
萬事開頭難,生意開張了就好做了。
不人來這兒問炭怎麼賣,冬天廢柴,天冷砍柴不僅凍手凍腳還費鞋費服。
能燒炭最好不過。
只不過大家手里都沒錢,都是拿東西換。
一塊麻布換走了三斤炭。
一斤豬換了六斤炭。
一條新鮮的魚換十五斤炭,顧妙掂了掂魚,起碼有四斤重。
顧妙沒秤,換東西全用手掂,雙方都不覺得吃虧生意就做了。
筐里的炭越來越,東西卻越來越多。
等炭全賣完,筐里已經多了布,,魚,玉米面,豆子,還有不菜干。
菜干顧妙換的最多,把小籃子也放筐里,挑著東西去趕集。
這些東西全是換的,顧妙自己還帶了錢,出來一趟怎麼能不買。
剛殺的豬,這年頭油水,豬賣的最快,不過大家都是撿買,顧妙買的時候還有排骨和豬蹄。
顧妙:“排骨全要了,再要四個豬蹄,大棒骨也給我裝起來。”
集市上排骨比城里便宜兩文錢,顧妙買花了九十文。
走走轉轉,又買了一包白糖,最后還看見了干蝦,不僅有蝦還有海帶干。
蝦子手指長,紅紅的,顧妙:“這怎麼賣?”
“這都是從南方帶回來的好貨,還是姑娘你識貨,干蝦二十文一斤,海帶干十文一斤。”
這也太貴了,比還貴。
有誰不吃,顧妙不是非吃蝦不可。
更喜歡吃,蝦還是以后有錢再吃,顧妙道:“那算了,我不要。”
蝦是攤主去南方走親訪友帶回來的,死貴不說,原以為好賣,結果一斤都沒賣出去。
“姑娘等等,給你便宜五文錢行不,只能便宜五文錢了…….”
顧妙停住:“那來兩斤。”
稱了兩斤蝦一斤海帶,攤主收好錢,小聲問:“姑娘,要不要鹽?”
鹽顧妙還真不要,想想也是,蝦和海帶都帶過來了,怎麼會不帶鹽。
顧妙搖搖頭,挑著擔子回家。
盧氏想不到兩筐炭可以換這麼多東西。
先把玉米面拿出來,“玉米面好,阿妙,咱們不能天天吃大米白面,可以攙著玉米面吃。”
徐燕南:“娘,玉米面好吃嗎?”
盧氏道:“怎麼不好吃,甜甜的,好吃的很。”
東西不,碗柜可以填滿了。
布太了,做鞋底最好,蝦要省著吃,豆子有黃豆綠豆紅豆,可以煮著吃,燉菜吃,還能發點豆芽添菜。
只不過家里菜都不夠吃,賣就算了。
豆角干和瓜干是及時雨,總算能吃菜了。
顧妙看看四個豬蹄,又看看徐燕舟。
作者有話要說:徐燕舟:阿妙夸我了,開心。
徐薇:嗚嗚嗚,終究是錯付了,工人實錘了。
徐燕舟:哭什麼哭,好像我去了一樣。
謝在2020-08-0121:53:29~2020-08-0220:54:3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的小天使哦~
謝灌溉營養的小天使:每天都在蹲更的Delia10瓶;朝以俞5瓶;
非常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褚隨安穿越了,為了生存下去把自己賣了,卻發現主子想讓自己當姨娘,這可不行。因此,褚隨安趁亂跑了……主子爺這下可不依了,滿世界的開始找她。這個將軍家的小丫頭不知不覺間攪起一場大風波,將軍自覺命苦啊,攤上這麼個小丫頭。
前世,她天才急診醫生,救人路上英勇犧牲,意外穿越到了荒年。在原主靈魂消散之前答應原主孝順養育她的爹和娘,替她報仇!以及尋找她的親生爹和娘。這一世,一開局就被喪盡天良的親人賣了換糧食,且看手無縛雞之力的她如何破局。本以為窮困潦倒的逃荒路,她像會魔法一樣,救人組隊鑒渣虐婊樣樣行! 逃著逃著兵亂來襲,傾巢之下安有完卵,她毅然決然奔赴前線,用醫術救人。不料所救之人竟然是自己的失散多年的親爹......
傳聞謝家二姑娘空有一副好皮囊,卻膽小懦弱難當一家主母。 一朝沖喜嫁進景國公府,竟真讓一腳踏進鬼門關的世子爺轉危為安。 福星命格傳遍京城,謝雲禧更是一改往日怯懦之相,橫掃后宅陰謀,助夫君匡扶大梁江山。 世子爺得福妻相助,在官場上步步高升,直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一品誥命披上身,謝雲禧此生富貴榮華。
戲精穿越女和本土手藝男,靠著棺材紙錢發家致富,打臉虐狗的故事;女主戲精話癆,外加土味情話小能手;男主內斂話少,娘子說的都對,隱形撩妻小霸王!小劇場:弟弟褚禮被人欺負了,褚義要去找人理論!剛要出門就被沈鹿竹攔了下來,褚義以為妻子是擔心自己和別人起沖突才阻攔的!結果只聽沈鹿竹說:“你得帶上我啊!”河西村的沈家是開藥鋪的,孫子輩都是中藥,川柏,松節,澤漆,鹿竹,常山……靠山村的褚家是做棺材的,孫子輩都按仁義禮智信排隊!沈家有個年芳十九還沒定下人家的沈鹿竹;褚家有個二十了不易娶妻的褚義;做媒的秦婆子一合...
裴府上下皆傳: 主君的身體狀況很不樂觀,太夫人正在四處找尋合適的女子,送到主君屋裏給裴家留個後。 路過的小廚娘阿玖搖了搖頭,“聽起來好像給豬配種哦。” 剛入秋就身披厚氅、揣着暖手爐的主君:“……” 當晚,阿玖就被送到了主君的寢居。 阿玖是個鄉下來的小丫頭,一頓能吃三碗飯,嗓門還賊大。 考問她灶間香料估計能講得頭頭是道,可伺候養尊處優的主君,甚至當未來小主君的孃親,那就差些檔次了 ——裴府上下,從太夫人到伙夫都這樣想。 可阿玖非但沒被主君趕出來,反而一晚一晚地留下。 後來,小主君誕生了,主君的身子也漸漸好了起來。 太夫人:……也,也行吧。 【小劇場】 這一年冬天,裴延終於不用困在屋內喝那些苦湯藥。 他沉着臉跨上馬背,於簌簌飄雪中疾馳,攔在阿玖的牛車前。 眼神冷如霜刀,問出的話卻是可憐巴巴:“你不要孩子就算了,連我也不要?” 懷裏被顛吐了的小裴:? 阿玖咦了聲,從牛車探出頭來,“不是說留個後嗎,我完成任務可以回鄉下啦,表哥還等着……唔。” 小裴捂着眼睛跑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