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強漢盛唐,后世國君無不傾羨之。
但貞觀年間,李二其實很苦。
貞觀元年春,先是河北大旱,到了夏天,山東諸州也大旱;
隨大旱之后,關中之地霖雨澇,而關外則是蝗災;
還沒緩過勁來,冬天又是雪災。
剛剛登基一年,就接連的天災,莫說朝臣鄉野,連李世民自己都懷疑是不是天譴。
“蘇公子為何說這天災也是機會?”
長孫皇后急切地問道,子不自覺地往前傾。
“天災不可改變,但是我們人可以改變。水旱雪災,三災相連,對于李二來說確實是一個重大的挑戰,但也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有道是危機危機,危中有機。”
蘇玉娓娓道來,不急不慢。
李二?
長孫皇后眉頭微皺,角。
即便是長孫皇后自己,也稱李世民為二郎,從未敢他李二。
這個蘇玉...
也罷,或許他是神仙也未可知。
“如何把危轉化為機呢?”
皇后最想知道這個。
蘇玉招招手,雪姬跪在地上腳。
上云心中暗道:皇后娘娘正襟危坐,蘇玉卻讓丫鬟腳,何統。
皇后卻毫不介意。
“如今都說天災是因為李二奪了李建的皇位,還著太上皇李淵退位。”
長孫皇后一震。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斬殺李建和李元吉,眾人皆知。
但是著李淵退位這件事卻沒人知曉。
這件事做得極其,外人最多就是猜測,拿不到實錘的證據。
可蘇玉說得如此肯定...他真的是神仙?
“但是如果戰勝了天災,那就可以收攏民心,證明自己的才干。要知道,天災之年是皇帝收攏民心的絕佳機會。而且...”
蘇玉嘿嘿壞笑,莫測高深。
“而且?”
皇后都要急死了,總是被蘇玉吊胃口。
“而且,還可以趁此機會打世家豪族。”
蘇玉壞笑道。
“那如何收攏民心,如何打世家豪族呢?”
皇后問道。
蘇玉突然停下來不說了。
“孫大娘,你不過是個商人,為何對國政之事如此興趣?”
商人是絕對不可以參與國政的,否則就是商勾結。
自己的孩子也不可能做,因為士農工商,商戶屬于賤籍,無法仕。
皇后慌忙解釋:“我們做生意的,如果不關心朝政,怕是要虧死。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未雨綢繆,好比如果知道天要下雨,我先囤積傘,豈不是倍增的利潤。蘇公子若是告訴我日后朝政會如何,我也好賺點小錢。”
這個解釋說得通。
“其實簡單,第一個:興修水利,關中平原有三大河流渭河,涇河,北河。這些地方的水利設施從秦國以來一直在修建,但是自從東漢以后,逐漸荒廢,特別是三國魏晉之后,加上隋末,基本是廢掉的。好比今年,若是有興修的水利設施,秋洪可以蓄水,水災不會這麼嚴重。而且,明年春夏還有干旱,后年、大后年,還有旱災,到時候可以開閘放水灌溉。”
皇后震驚,居然要連續干旱四年?
“今年冬季大雪,明年初春解凍,如果興修水利及時,還可以蓄一波水,勉強應對明年的夏季干旱。至于秋天,還有洪災。可在夏季干旱時疏浚河道,讓洪水黃河,洪災也不打。”
皇后驚嘆,此人能算天機?
其實蘇玉并非神機妙算能看天象。
即便是現代社會,天氣預報也是很不準確的。
就連明天的刮風下雨都說不準,更別說幾年以后天氣如何。
只因為他學過古代歷史,看過貞觀年間的水旱災害記載。
“這是一個長遠之策。若是興修好了水利設施,往后幾年,雖然天氣不好,但是不會為災害。那時候百姓自然稱頌李二是一個好皇帝。老百姓嘛,最重要的是老婆孩子熱炕頭,有飯吃有穿,其實誰當皇帝他們本不在乎。”
蘇玉說道。
雪姬乖巧地拿起一片西瓜,喂給蘇玉吃。
長孫皇后覺自己的三觀被顛覆了。
蘇玉所說的話可謂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句句話都非常震撼人心,但是又合合理。
改朝換代那麼多,誰讓老百姓過得好,他們就支持誰,本不在乎怎麼得到皇位的。
“那當務之急呢?剛才您說可以趁機打豪門世族,如何做?”
皇后問道。
為皇后,既要顧長遠,也要顧眼前,總不能讓老百姓沒飯吃,凍死死。
“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二個:興修水利的事不能等,否則拖到開春,來不及蓄水,夏季大旱,秋天又是洪災,李二豈不是完蛋。所以要現在開始修建水庫。”
長孫皇后愣住了。
剛才的話都很合理,可是這一句話完全不像是一個神仙該說的話。
“可是蘇公子,如今雪災,百姓饉,國庫空虛,此時大興徭役,豈非背道而馳?”
在關中三大河流興修水利,這可是大工程。
如今關中百姓到了賣兒賣的地步,這個時候如果再修水利,豈不是暴君行為。
皇后實在不懂蘇玉是怎麼想的。
蘇玉微微笑道:“孫大娘,這做生意搞買賣,你是行,可若是說治國理政,你是外行。”
上云正在喝茶,茶葉泡在水中,一層琥珀,口微,卻清甜,剛才的油膩頓消。
這是何等的仙品,居然如此神奇。
上云一口悶了綠茶,像喝酒一般。
就在此時,聽到蘇玉說皇后治國理政外行,一口茶嗆在嚨里。
其他不說,長孫皇后十三歲嫁給李世民,從小接政治。
李世民常年征戰在外,后宮政都是長孫皇后在打理。
就連李世民都佩服在政治上的見解,蘇玉卻說是外行不懂國政。
“還請蘇公子賜教。”
皇后有點樂了,居然有人說不懂國政。
山前燈火欲黃昏,山頭來去雲。鷓鴣聲裡數家村,瀟湘逢故人。揮羽扇,整綸巾,少年鞍馬塵。如今憔悴賦招魂,儒冠多誤身 ----辛棄疾 天下第一大幫江左盟的宗主梅長蘇化名蘇哲來到帝都金陵,同時也帶來了一場場風波與一團團迷霧。 具有雙重身份的貴公子,爭嫡中的太子與親王,手握禁軍的國中第一高手,統率南境鐵騎的美麗郡主……周旋在這些權高位重身份不凡的人之間,爲什麼反而是行事低調的蘇哲成爲了所有事件的核心? 掀起狂風巨濤的那隻幕後之手,會不會就是前一波惡浪席捲之後留下的泡沫? 他的身份,究竟是雪夜薄甲逐敵千里的少年將軍,還是病體支離年壽難永的陰沉謀士? 他重回舊地再遇舊友,他翻雲覆雨機關算盡,到底是想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目的? 這是一個既有晦暗陰謀,也有兄弟情義的故事,在這個故事沒有走到最終結局之前,也許你,也可以左右它的走向……期待你的觀看,更期待你的意見哦~~
陰差陽錯,誤入大唐。 這裡有豐神如玉的李淳風,亦有那悶騷腹黑的袁天罡。 這裡有婉媚無雙的小高陽,亦有那豆蔻十三的武媚娘。 既來之,則安之,且看搖頭擺尾穿越而來的李魚郎,一恩、一仇、一情、一夢、一信一諾間,如何嬉鬧貞觀,玩轉大唐!!!
那一年,一道流光起自天外,墜於東南。 那一年,孝宗皇帝託孤於榻前。 那一年,天地翻覆,雷海漫天。 也就是那一年,他子承父業,只是小小的百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