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恐怖靈異 我當道士那些年 第四十六章 月堰苗寨

《我當道士那些年》 第四十六章 月堰苗寨

經過了兩天的時間,我才終于來到了如月所在的寨子,從地圖上來,們寨子所在離昆明并不遠,于云貴川三地的界,可這里幾乎是蒼茫的群山,地勢險峻,常人來尋,本不可能找到。(更新速度最快記住本站即可找到本站)

最后的路程沒有任何的代步工,我們全憑雙來走,這時我也才真正山跑死馬是個什麼意思,看那山頭明明不遠,直線距離也許不過兩里路,可要這樣翻山而走,就要好幾個小時。

我從小和師父住在竹林小筑,走山路倒也沒有什麼,可和飯飯,團團,甚至和團團的比起來,我都比不過,這陡峭險峻的山路,在他們走來,如履平地。

團團一路倒是走的很開心,跟我說這樣的路走多了,就會習慣了,還抱怨我,如果不是我來了,能和飯飯在昆明多玩幾天呢,因為我來了,這才到就要急急的回寨子。

團團是個活潑的姑娘,言談笑語中自有一飛揚的,苗特有的野覺,相比于團團,飯飯就要穩重的多了,他不太說話,常常就是微笑著看著團團,而且一路上都在尋找,偶爾揀點兒蘑菇,偶爾抓個蟲子....

一個白天的時間我們本不可能趕到寨子,所以晚上是在山中宿的,他們好像已經很習慣了這樣,一切都很有條不紊。

團團生火,飯飯麻利的在火堆旁用枯枝堆了四張簡易的床,而一直不怎麼說話的團團則是在我們宿之地的周圍,灑上了很多的藥

一路上,因為忙著趕路,我并沒有和飯團組合有太多的流,直到布置好簡單的宿之地以后,我才得以和他們好好談談。

Advertisement

在談話中,我得知了飯飯的漢名李楊,在寨子里的男孩中,也就他和如雪,如月兩姐妹的關系是最好了,而團團之所以漢名會李團兒,則是因為生出來的時候胖乎乎的,像個雪白的團子,所以就李團兒了。

團團的在火堆旁打著盹兒,我們三個年輕人流起來倒也沒有什麼隔閡,在期間,我終于忍不住問起了和沁淮,團團很快的就告訴我他們在寨子里好好的。

這個答案讓我長舒了一口氣,一開始我本不敢問,就怕聽見什麼可怕的結果,可他們沒事兒,我的心一下子就喜悅了起來。

如果他們沒事兒,那麼所謂的飛蛾傳書啊,小孩兒送信啊,估計這一切都是騙我去那個寨子,激我的一種手段罷了。

宿那一晚,是飯飯親自做的晚飯,到這個時候我才知道他一路上挑挑揀揀是為了什麼,原來就是為了我們的晚飯。

那些野蘑菇當然是煮了香濃的蘑菇湯,可是湯里的竟然是飯飯從竹子里挖出來的大老鼠,飯飯說這竹鼠,味道非常的鮮

而菜更然我覺得匪夷所思,竟然還是從竹子里找出來的,胖胖的蟲子,洗干凈后,放火旁烘烤,一會兒竹蟲稍微烤干了一些之后,飯飯直接就掏出一個小鍋子,翻炒起來。

沒有什麼調味料,就簡單的鹽,花椒,炒到比較焦脆的樣子之后,飯飯就給我們一人分了一些,飯碗就是洗干凈的芭蕉葉。

我面對這些老鼠啊,蟲子啊,完全不知道如何下口,可是肚子又很,一下子竟然陷了兩難,只好啃著沒什麼滋味的干餅子。

團團盯著我,一副很鄙視,都懶得和你多說的樣子,飯飯只是憨憨的笑著不說話,倒是一直不怎麼說話的團團舀了一勺子湯給我,說到:“小后生,干餅子很難咽呢,喝口湯吧。”

我不好意思拒絕老人家,只得接過湯勺喝了一口,結果那湯一口,我就快流淚了,是味的讓我想流淚,我沒想到這湯這麼的鮮

野蘑菇本的鮮滋味兒完全融了湯中,竹鼠完全沒有任何的怪味,反而是一種很清爽的味,完全沒有豬的臊,羊的膻,牛的腥...有的反而是一種類似于竹子的清香味。

好好喝的湯!我這時完全顧不得什麼了,開始大口大口的喝湯,吃竹鼠,因為對這個湯的震撼,連帶著那看起來很那啥的蟲子,我也吃了!

沒想到這竹蟲是那麼的好吃,炒的焦脆可口不說,本還自帶著一子類似油的味道,加上飯飯椒鹽味兒的調味,吃著簡直是香的不得了。

原本我對于飯團組合的印象不算太深,可這一頓飯那麼特別,那麼味,我想不記住他們都難了,我忽然想起承心哥對飯團組合的評價,一下子覺得非常切。

看我吃,他們三人都笑的讓我吃,這是苗人好客的本,結果我一個人吃了那麼多,都不好意思了。

團團得意的跟我說到:“就算把我家飯飯丟在這大山里,我家飯飯都不會死,這大山里的味多著呢,以后你就會見識到。”

在山中宿,這真的是一個很特別的驗,我自己都沒想到,這些日子以來,一直很抑,心事很重的我,在這樣一個晚上,睡在這樣一張有些硌人的木柴床上,會睡的那麼香甜,一夜無夢。

第二日,又行走了大半天,我們終于到達了那個如月所在的寨子,在來之前,團團就已經告訴了我,每個苗寨其實都有自己的名字,像們的寨子,就月堰苗寨。

之所以起這個名字,是因為這個寨子的下方有一灣湖水,每逢雨季總是會漲起大水,淹沒一些房屋田地,所以寨子里的苗人就下定決心要征服這灣湖水,就休起了堰壩,修改造以后,這灣湖水從空中俯瞰的樣子就像一彎月亮。

所以,這個寨子就月堰苗寨了。

這個傳說已經很古老,團團說已經可以追溯到明朝了,也就是說他們寨子至明朝時候就在這里,已經祖祖輩輩生活了很多代。

原本月堰苗寨是一個躲避戰,幾乎與世隔絕的生苗寨,不與外人接,可是在后來發生了一些事,他們寨子也背上了某些責任,所以他們的寨子還是的,可是人卻不再與世隔絕,而是重新在這世間行走。

原來我一直都覺得奇怪,為什麼連團團都會漢話,一口普通話說的非常順溜,隨著團團的解說,我才知道原來他們寨子的小孩兒都在外面接非常好的教育,國家給予補,但關于寨子的事自然是絕口不提的。

至于老人們從小也接了很多高等的教育,團團告訴我這是從明末開始就從未間斷的。

這一切,讓我覺有種說不出的怪異的覺,這個寨子地偏僻,人們卻不是他人所想的與世隔絕的未開化之人,反而個個都是接了高等教育的人,甚至國家也扶植,這是什麼道理?

有什麼在其中嗎?

就在我疑的時候,月堰苗寨已經近在眼前,當看見這個苗寨的第一眼,我的心就震撼了。

這個寨子坐落在群山之間,從高到低的吊腳樓層層的排列著,配上山里特有的霧氣,一眼看去就像仙境,在寨子坐落的那座山下,是一片兒平緩的地帶,確切的說,是與另外一座山相對形的山谷。

山谷平緩,上面有著片片的良田,還有一片兒青翠的小草原,一灣跟彎月一眼的湖水就鑲嵌在其間,碧波漾。

我們站在這一座山頭,那苗寨仿佛手就可以,也不知道是哪個麗的苗在寨子里放聲歌唱,那清亮婉轉的歌聲聲聲傳了我的耳中,配合著這景,讓我的整個心靈都覺快要融化。

月堰苗寨,好!

3845277.html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