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逍遙駙馬爺 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矛盾

《大唐逍遙駙馬爺》 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矛盾

房玄齡和長孫無忌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一凝重,他們已經不懷疑這事的真假,所以心里立即思索這事所帶來的影響。

雖然這幾年大唐強勢崛起,覆滅了東突厥和高昌國,威震西域,可是一想到高句麗仍然讓人不住心中一

高句麗就像是一座高山一樣在人的心頭。

因為隋煬帝曾經三征高句麗,每次都兵百萬全都無功而返,最終致使隋朝元氣大傷,最終敗亡。

正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所有人都怕大唐會重蹈前隋的覆轍。

但是,如果高句麗主挑起戰爭,怎能不還回去?

所以,如果是高句麗想搞事,那無論如何大唐都不可能慫,不然辛苦打下的威名豈不然無存?

房玄齡沉聲道:“沒想到高句麗竟然如此大膽!還真當咱們大唐不敢對遼東兵不?”

長孫無忌皮笑不笑道:“前隋三征高句麗都無功而返,高建武這是打定了主意咱們會引以為戒,不敢輕易兵!”

房玄齡沉聲道:“我朝威懾四海,高句麗若敢兵挑釁,我朝怎麼可能不還以?”

果然,長孫無忌和房玄齡聽了都覺得是高句麗是要對大唐兵,畢竟如果高句麗是對新羅或者百濟兵的話,蘇程沒必要這麼張。

Advertisement

李世民聽了也沒有解釋,一甩袖子,沉聲道:“這是蘇程得來的消息,絕對不會有假,所以,朕必須早做準備!”

“他高句麗若敢兵,朕絕不能坐視不理!”

房玄齡和長孫無忌聽了都微微點頭,當然不能坐視不理,哪有別人打上門來還當頭烏的道理?

況且,如今大唐的國力強盛著呢。

既然遼東即將有變,那調集糧草就理所應當了。

如果高句麗真的要有異,你不止要調集糧草,還要調兵。

長孫無忌立即提出了調兵的問題,李世民聽了卻微微搖頭。

現在天寒地凍的,調兵太麻煩了,反正高句麗是要打新羅,這時候調兵只是空耗糧草。

而且,他是打定主意要駕親征,所以不如等出兵的時候直接調兵來的劃算。

“調兵的事,看看形再說,先把糧草理清楚!”李世民沉聲道。

調集糧草可是細致繁復的活兒,相當的麻煩,所以才有兵馬未糧草先行的說法。

三人商議了一通,長孫無忌和房玄齡告退,匆匆去準備去了。

長孫皇后走進了大殿,角還噙著一笑意,臉十分的淡然。

李世民兩只眼睛直勾勾的盯著皇后看。

長孫皇后詫異道:“陛下干嘛這麼看著臣妾?臣妾臉上有花兒不?”

“皇后的臉上沒花,不過皇后的俏臉可比世上任何花都好看!”李世民笑道。

長孫皇后嫵的白了李世民一樣,似嗔似喜道:“再的花兒,看多了看膩了!”

李世民笑道:“朕這個人長著呢,可多久都看不膩!”

雖然已經是老夫老妻了,長孫皇后聽了臉上還是升起了一

李世民仔細打量著長孫皇后的臉,笑道:“朕還以為你會擔憂呢,沒想到你竟然一點都不擔憂!”

其實在皇后告退的時候,他分明從皇后的臉上看到了擔憂的神,奇怪的是這才過去沒多久,怎麼皇后的臉上一點擔憂的神都沒有?

長孫皇后笑道:“一開始臣妾心里是有幾分擔憂的,剛才問蘇程覺得陛下東征有幾分把握,他竟然有是十的把握,臣妾心里的擔憂也就不翼而飛了!”

“哦?蘇程竟然說朕東征有十的把握?”李世民聽了其實心里也有點不是滋味,他一直信心滿滿,結果皇后還是到擔憂,怎麼蘇程一開口說有十的把握,皇后就不擔憂了?

長孫皇笑著解釋道:“ 蘇程說大唐的國力勝過前隋,而且火炮、火槍都是攻城利,拋開這些都不說,隋煬帝東征和陛下東征還有一個最大的不同之!”

李世民聽了胃口也被吊了起來,好奇的問道:“哦?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長孫皇后嫣然笑道:“就是陛下您啊!論兵法韜略,隋煬帝就是拍馬也追不上陛下啊!”

李世民聽了不由微微一愣:“哦?蘇程真是這麼說的?”

長孫皇后笑著點頭道:“當然是這麼說的,一個字都沒錯!”

李世民聽了不由心花怒放,一般的臣子拍馬屁李世民也沒什麼覺,但是像蘇程這樣有才華蓋世又不怎麼拍馬屁的人,突然拍起馬屁來,那才讓人不了。

長孫皇后笑道:“他還特意說了,他這可不是拍馬屁,說的都是實話!”

李世民聽了不由大笑道:“蘇程說的沒錯,論兵法韜略,楊廣確實拍馬也追不上朕!”

這話說的很傲然,李世民確實有這樣的底氣。

“蘇程還說了什麼?”李世民笑著問道,難道蘇程拍馬屁,他聽的有點不過癮。

不對,蘇程這不是拍馬屁,這是在實話實說。

長孫皇后就等著皇帝的這句話,笑道:“蘇程還說,隋煬帝三次東征都兵百萬,征夫無數,又徒勞無功,這才搖國本。”

“蘇程覺得東征高句麗本用不到那麼多大軍,十幾萬也就夠了,縱然不能覆滅高句麗,也能大勝而回!所以蘇程覺得有十十的把握。”

還有一句話長孫皇后沒說,那就是萬一徒勞無功,也不會搖國本。

長孫皇后之所以說這麼多,是想探探皇帝的口風。

蘇程說兵十幾萬就夠了,這讓心里有些遲疑。

畢竟隋煬帝兵百萬都徒勞無功,只十幾萬大軍真的能行嗎?

所以,長孫皇后心里有些矛盾,一方面不想兵太多怕搖國本,另一方面又怕兵太戰事失利。

其實在心里最好的辦法是擇一大將帶十幾萬大軍出征高句麗!

這樣勝了當然好,就算敗了對大唐的影響也不大。

畢竟前隋兵百萬都徒勞無功,大唐只兵十幾萬,就算失利也有可原。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