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科幻未來 末世危城 第1940章 見面

《末世危城》 第1940章 見面

“什麼?竈臺將軍被殺?這是誰幹的!是譚二狼那廝嗎?我就說不要理會這人!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公孫恭得到奏報後嚇得癱在座位上,竈臺將軍可是他親手提拔上來的,他有多厲害公孫恭自然知曉。

“不!主公,殺竈臺將軍的另有其人!他們是一男一,武藝超羣,不但殺了竈臺將軍,還殺我兵近百!”

“什麼?只有兩個人?”

“是,只有兩人!”

聽了士兵的奏報,公孫恭只覺得脊背都冒涼風。

他確實是個蛋,要不然也不可能在掌控了遼東幾年後,還被自己的剛剛年的侄子給起來剝奪了權力。

弱也要有個度,公孫恭則是弱的無度。

“快快快!請南山將軍徐勝平帶鐵騎進府,護駕,護駕啊!”

這南山將軍徐勝平駐紮在城南十里的大山之中,手上有差不多五千兵,對原來的遼東王公孫康忠心耿耿,公孫康死後對公孫恭也算不錯。

“是!”

那士兵快速退去,派人騎馬趕往南山,在夜之時徐勝平帶鐵騎五百城,進駐了遼東侯府,聽取公孫恭的敘述。

“竈臺將軍雖然不是行伍出,但力大無窮,技法超然,竟被如此輕易殺死?主公,可知對面的名號?”

“徐將軍,吾不知矣!”

徐勝平今年剛好四十歲,正是年富力最強之際,也確實是一位有實力的武將。

只不過他沒有建功立業的雄,醫生都在遼東做南山的小山林中度過,紙上談兵常有,還從未代軍打過一仗。

“天下英雄輩出,那曹孟德手下有張遼許褚,劉玄德手下有趙雲關羽張飛衆將,孫權手中有黃蓋、韓當、太史慈、甘寧等等衆人,然竈臺將軍雖然無名,能一個照面就殺死他的猛將這天下間也並不多,就算是我說的這些名將親臨,也絕做不到這種事!難道說,此人比那些名將還要厲害嗎?”

Advertisement

“是啊是啊!他一定比那些人還厲害!孫權與劉備距離我們遙遠,徐將軍你說會不會是曹想取我命?這到底是爲何啊?我已經想他俯首稱臣了!他登基帝位的時候,我甚至去了跪拜獻禮,他爲何還要殺我?”

徐勝平無奈的搖搖頭,暗道公孫恭與公孫康雖然是兄弟,但氣魄膽量上真是相差太多了,至於頭腦上相差的就更多。

怎麼可能是曹呢,遼東乃荒蕪苦寒之地,北漢出了一位天聖子,可讓北方的荒蕪黑土變良田這已是天下皆知,可出了那天聖子之外,誰還有這種本事?

所以曹不會看中遼東這個地方,更不會分散兵力前來駐紮,那麼讓公孫恭自治,年年上供已經足矣,怎麼回來找麻煩?

如果不是曹的人,也只能是來自北漢的天聖子了!

據聞,遼東以北的草原上,張遼已經進駐靠山亭。

這靠山亭就只是一個亭子,但它卻是遼東草原在北方的防中心,說的直白一點就是防指揮所,魏境北方諸城兵馬全都由它去調遣。

北漢想要中原,除了走靠山亭,就只能走公孫恭的遼東地界。

這一片有公孫恭駐紮,前幾天曹也頒發了旨意,讓公孫恭練兵馬,隨時備戰,如果發現敵立刻奏報,曹魏自然會派遣大軍支援。

也就是北漢的人來這邊很正常,而戰略意圖很明顯了,無非是借道中原!

如果北漢的兵可以悄無聲息的到達遼東北部邊境,就能繞過靠山亭只掃魏境各城。

太子還在鄴城駐守,聞當年天聖子在抓走漢皇帝的時候,也帶走了曹諸多家人,如果這次他們在抓了曹的太子,那曹的江山也就危險了。

說起來徐勝平其實是漢臣,心中對大漢江山還有些眷,他一直搞不清楚這個所謂的聖天子到底有何目的,帶走漢皇帝也是爲了攜天子控諸侯嗎?

沉思了一會,徐勝平道:“主公,慎言,魏皇帝乃做大事之人,又如何會對你是這種手段,要我看並非魏皇帝之人。或許,他只是路過的豪客罷了。”

徐勝平自己都不相信這種話,什麼人會沒事隨隨便便就殺了侯府的大將和親兵,還是在侯府前邊不遠,這分明是一種挑釁。

剛剛來的時候他也去事發地點看了,那裡已人去樓空,只剩下一堆,連賣吃食的店家都跑的沒了影子,估計是嚇到了。

侯府中的人也是懦弱,如果不是自己到了,他們甚至都不敢到那邊去收拾。

正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有公孫恭這樣的主公,遼東永遠不可能有自己的一片天。

“徐將軍,那現在如何是好?”

徐勝平又思考了會,才輕聲道:“將府人員集中在一起,我會讓所有的兵去保護。”

“哦,那我也過去吧?”

“不,你我就在這殿中等候吧,如果他真是來找侯府麻煩的,或許今夜就能相見!”

“什麼,只有你我二人?”

公孫恭嚇得臉的綠了,徐勝平卻不介意他的表現,揮手讓士兵們開始組織府的人全都聚集到一個大院裡去,也打發了公孫恭邊的人。

“哈哈,英雄相會有何懼?主公,人家敢只是兩人就進城挑釁,你我君臣難道就不能也只是兩人來還以嗎?”

徐勝平是一的英雄氣概,公孫恭這時卻都嚇傻了,連話都說不出來。

......

所謂之遼東城不算大,南北只有兩公里長度,然而對於時代來說,這已經不是小城。

古人喜歡鑄牆,可遼東城沒有牆,或者說沒有連一片的圍牆。

這在那個年代不多見,古人重法度,也只是一小部分人注重,大部分人並不法律的約數,尤其是對那些雲遊者來說。

他們既可能是化緣的修士,也可能是走天下的響馬。

隨便走到一地殺人搶劫,只要逃出城中便是無跡可尋,如石沉大海。

所以城牆其實很重要,無牆而治的城真的不多。

秦安,夏日娜帶著譚二浪水冰月到了城西的一片破落地,此距離侯府也只有八百米。

之所以來這是因爲這邊有許多空的房子。

既然無牆,這邊就有了一塊雲遊者的聚集地。

這裡以前可能也住了城中的百姓,雲遊者多了就越加混,本地人留下房子到其他地方去重建家園,這邊自然也就讓雲遊者安了家。

其實這是公孫康的一個對外政策,公孫康生前有著一個想法,這個想法從未與人提起過,如果他那時留下了一些痕跡,那麼公孫康這三個字註定會載史冊。

他的想法可以總結爲四個字:以人爲本!

公孫康之所以不鑄牆,原因無他,就是想讓更多的人留在遼東定居。

他覺得只有人多了,地界上纔有活氣,城市纔有更廣闊的未來。

這個想法非常超強,古人都希守護自己的土地,很有人能如同公孫康這樣,不注重土地而注重人口。

當然了,爲此公孫康也制定了許多政策去限制這些外來的雲遊者,因爲他們大多好吃懶做,作犯科。

只可惜公孫康死的太早,公孫恭繼承了侯位之後,許多政策就荒廢了。

雲遊者越來越多,因爲這邊既能安居,又沒有什麼限制政策,實在是一個客居的寶地。

秦安和夏日娜也算是過來客居的,一日客居。

而他的到來,立刻讓這邊犬升天,不得安寧。

雲遊者的耳目衆多,傳遞消息也很快。

秦安手打了譚二狼的時候,飯館裡本就有兩個雲遊者。

他們在兵衝進去的時候好不容易算是從窗戶逃跑了,沒有到波及,回到城西后就把這個消息散佈出去,告訴大家城裡來了一位殺神。

所以當人們看到一男兩陪同譚二狼到了這邊後,要麼立刻就跑出城了,要麼全都會在家中躲避不出。

“時間還早,咱們晚一點在過去侯府,先讓那無用的侯爺自己嚇嚇自己,我聽說南山的軍隊都調集過來了,咱們切在此休息,弄不好不需要我們過去,軍隊回來找咱們也說不定。”

“你要怎麼做?”

夏日娜一邊清掃著這破舊房間中的灰塵,一邊和秦安說話。

“還能怎麼做,讓他們徹底怕了我們,之後在幫我們瞞天過海!”

“能瞞住曹嗎?”

“恩,如今信息並不發達,只要我們不予公孫恭用大部隊正面衝突,曹就不能確定我們是不是走了遼東。所以這需要公孫恭配合,不但不與我們衝突,還要頻繁調軍隊布放,並上報曹說在北邊發現我軍部隊,請求支援。”

“哈哈,也就是說你想讓他調的並非遼東部隊,而是我方人馬?”

“是啊,曹的探子遼東一定會有,讓曹無法確定公孫恭調的軍隊是什麼人,我們就有了參與調的機會,有了到曹魏邊境的時間,到時候直接進攻難下曹魏北方幾座陳馳,還可繞道西北前往靠山亭接應李廣北以及後續兵馬,到時候四軍合一南下殺敵,是不是很好?”

秦安這個計策不算高明,但在信息不發達的古代來說並不一定沒有用

與夏日娜一邊聊一邊幫著整理,弄好後兩人返回院子裡,只見那譚二狼坐在地上,水冰月則在細心的照料。

說起來這水冰月還真是個奇子,的名字也好奇怪,聽著像是某個二次元的豬腳。

譚二狼看到秦安出來後立刻爬起來跪倒磕頭。

“爺,渾人有眼不識泰山,你是真有本事的!某家這輩子就佩服有本分的人,你可願讓我爲你馬前卒,以後你讓我去東我決不去西,請拜。”

譚二狼是真的被秦安的武力值折服了,他還從來沒有講過這麼英雄的。

一個人挑戰竈臺將軍外加百人兵,十個譚二狼估計也很難辦到,所以他是真的服了秦安。

譚二狼就是一個靠著自實力橫行鄉里的莽漢,就連侯府都給他面子,不願意得罪他,因此譚二狼平日裡飄得是不要不要的。

遇到了秦安這種強人,一下打消了他所有的囂張氣焰。

正所謂英雄相惜,譚二狼在別人眼中是個子,他卻覺得自己是英雄。

秦安既然比他還英雄,他當然願意向他俯首稱臣。

“哦?你願意跟著我混?那也好,反正我正是用人之際,不過有一條,跟著我就要守我的規矩,如若不然我一定先殺了你。”

“那是自然!某家說話從來算數,認你做主子,自然以你馬首是瞻!”

秦安微笑點頭,覺得這譚二狼此番話說的倒是有那麼些英雄氣概。

“那就這樣,你先去弄個澡盆來,在裡面放慢熱水,浸泡自己兩個時辰不許出來,把你上這神泥都給我弄掉了!”

秦安很看不上譚二狼這幅邋遢樣,這是一個沒有多智慧的渾人,既然要收了他,自然是要調教。

“是!”

譚二狼進的時間倒是很快,秦安有了吩咐立刻去辦。

秦安又去看了看水冰月,總覺得這人古怪,格。

“你也去吧,跟著他一起,既然你已經被他搶奪,那就做他人吧,我會幫著你管著他,弄不好他會是你這輩子的良人。”

秦安不打算費心思去琢磨這個水冰月,乾脆就把和譚二狼打包理。

秦安覺得這樣一個沒有武力的人並不會給自己帶來麻煩,可他想錯了,人這種生看似弱,其實是很有威懾力的,尤其是一個經歷了不知道多男人的人,對男人來說最有殺傷力。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