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重生改嫁:渣男痛哭流涕了 第1卷 第276章 皇帝駕崩

《重生改嫁:渣男痛哭流涕了》 第1卷 第276章 皇帝駕崩

皇帝瞳孔驟里不斷地發出嗬嗬的聲音,急促地朝著幸昭儀的方向抓去,掙扎著想起來,“是…是…”

是誰——

不是太子,還能有誰?

皇帝的眼睛瞪大到近乎凸起,雙手在空中無意識地抓,最終什麼也沒抓到,漸漸地,那雙手無力地垂了下來,重重地砸落在明黃的錦被上。

臨死前,那雙眼還滿是怨恨地看向幸昭儀。

為何要騙他?

為何要害他,他明明對那樣好?

幸昭儀挽了一下從臂彎落下來的披帛,眼里沒有一懼怕,神平靜地凝視皇帝的死態。

皇帝生前都不害怕,更何況是他死后?

要是他敢索命,那就來吧!

看看究竟是誰怕誰!

要是人死之后就能變惡鬼,他們踏破前朝,燒殺搶掠,毀了家的時候,早就該有先祖從地下爬出來,這麼多年過去,早就該有人向皇帝索命,還能眼睜睜地看著皇帝一直活到了現在嗎?

多可笑!

他們打著末帝尋仙訪道、民不聊生的借口,可曾想過會有今日,他們的后代也死于丹藥。

何其荒唐?

真論民不聊生,當今治下豈不比前朝更嚴苛?

幸昭儀和皇帝之間有著不可調解的海深仇,族中的男子更是早就被嚇破了膽,整日沉溺于酒中,好似只有這樣才能夠讓他們忘記這些事。

Advertisement

好似只有這樣能夠讓他們繼續沉溺下去。

可幸昭儀不同。

不僅記得,還要親自來報這個仇。

那些海深仇半點都不敢忘!

他們不敢做的事,敢!

皇帝固然對很好,送味佳肴送華服送珠寶,后宮不知有多宮妃們私下里艷羨,說就連當年皇帝當年寵高貴妃的時候也不及此時半點。

可對幸昭儀而言,這種蠅頭小利算得了什麼?

一個妙齡子,委一個可以當祖父年紀的老人,怎麼可能因為這點好就喜歡上了皇帝?

又不是沒見過華服珠寶!

若非前朝破滅,以份尋個容貌俊朗的好夫婿又不是什麼難事,怎麼可能會喜歡上一個和有著家仇國恨,年紀還差這麼大的老頭子?

這些日子的相,幸昭儀半點都沒放進心里。

皇帝死了,那可真是普天同慶。

天曉得,每次侍寢后需要多時間緩和心,明明皇帝不行,還得變著花樣地哄他高興。

幸昭儀而言,可真是惡心到了骨子里。

又不是天生的賤命,喜歡伺候男人,如今皇帝可算死了,再也不必思考著如何面對他了。

還有太子,很快也會去陪著他。

黃泉路上他們父子倆一起走才不孤單不是嗎?

幸昭儀毫不留地收回視線,從龍榻上起

侍監小心翼翼地覷了一眼皇帝滿臉不甘的死相,小聲地提醒幸昭儀,“娘娘,陛下如今這個樣子若是讓人瞧見了,只怕會引起一些爭議。”

皇帝這樣子一看就是暴斃而亡。

若是太醫瞧見,對幸昭儀來說難免有點影響。

皇帝活著,是寵冠六宮的寵妃。

皇帝死了,誰還管是什麼寵妃不寵妃呢?

尤其幸昭儀還和太子有著過節。

若是太子上位,還能討得到什麼好嗎?

侍監知道幸昭儀敢這麼有恃無恐,定然有著底氣,若是不想被清算,只能按照的想法來。

幸昭儀瞥了侍監一眼,淡淡地笑了一聲,意有所指道:“公公是個聰明人,很多話不用本宮說出來,本宮覺得你也應該會明白其中意思。”

“公公,你覺得本宮說得對嗎?”

侍監臉上堆起笑,“娘娘說得自然極是。”

幸昭儀挽了挽披帛,彎腰手將皇帝的眼睛合上,方才跪下,淡聲道:“去宣布陛下駕崩吧。”

臉上適時落下淚痕,哭得梨花帶雨。

侍監應了聲喏退下。

*

皇帝駕崩這一件事在朝中的影響不算多大,就像湖面上被人拋下了一顆石子,濺起一陣漣漪后,很快便又歸于平靜。

皇帝這麼大的年紀,這麼實踐自己的子,對朝臣們來說,他駕崩早已經是意料之中的事。

尤其近來他頻頻生病,更是早有預兆。

皇帝壯年時期,若是他突然之間駕崩了,一定會有許多大臣哭得真心實意,可這個時候,歷經了皇帝尋仙訪道、寵信妖妃等等事之后,已經很難再有臣子真心實意地為此到可惜了。

周學士的死徹底讓大臣們寒心了。

這樣昏庸的皇帝,就算死了好像也沒什麼?

大臣們短暫地敲定下來皇帝的喪儀之后,思來想去,還是給他定了“武”的謚號,皇帝早年還是極為英武的,平定了不,晚年也不知是不是被下了蠱,昏庸地讓大臣們簡直不忍直視。

可早年的那些足以覆蓋他晚年的這些昏庸。

辦完喪儀之后,又有大臣提起那位幸昭儀,從前有皇帝護著,這些大臣們不好說些什麼,如今沒人護著,自然就有人提起的一些過錯。

他剛和同僚說完,就聽到同僚詫異地看向他,“你莫非沒有聽說過前兩日皇宮里走水的事?”

“什麼?”

“前兩日宮中走水,正是那位幸昭儀的宮中,人沒救出來,當場就沒了,如花似玉的年紀哦。”

那人唏噓不已,這正準備彈劾幸昭儀的大臣也愣了一下,怎麼這樣巧,幾乎是前后腳的事

若是幸昭儀沒死,這些大臣們肯定會找機會彈劾,要不是,皇帝也不至于變得這麼昏庸。

雖然這些大臣們心里知道皇帝變得如此昏庸,跟幸昭儀沒什麼關系,可他們又不能怪罪皇帝,只能將這些責任全都推到了幸昭儀的上去。

好像,一個人就危害了整個江山。

好像沒有幸昭儀,皇帝就會英明神武一樣。

若是幸昭儀沒死,他們一定會以幸昭儀是皇帝寵妃的說法,讓幸昭儀給皇帝殉葬,畢竟可是皇帝如今最寵的后妃,怎麼能不陪著皇帝呢?

可幸昭儀如今死了,他們的想法全都落空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