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嬌珠映玉 第364頁

《嬌珠映玉》 第364頁

第147章 后記完

皇宮素來沒什麼,皇后和小太子搬到承乾宮的事,很快就傳開來,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對此,滿朝的文武大臣都不奇怪。

要知道皇帝未登基前,就有雍王寵妻的傳言,不知令京中多已婚子和閨閣羨慕,那些未親的閨中子都想找一個像雍王這樣的夫婿。

就算生來有疾有什麼關系?

夫婿容貌俊,出尊貴,優秀能干,最重要的是他妻、寵妻啊!是最后這一點,就勝過萬千男人。

要不是當初太皇太后先給雍王定了親,其實想嫁雍王的姑娘真的不

得知皇后和小太子都搬到承乾宮,大臣們自然不好說什麼。雖然這不符合規矩,但這是皇帝的私事,皇家的家事,哪有他們這些大臣的道理?

當然,也有頭鐵的大臣會說一句,天家無私事,皇帝的事便是國事。

結果無一例外都被他們那作風強勢的皇帝將人直接叉出去,看都不看一眼。

此舉也讓人看到新帝的強勢,乾綱獨斷,不容人質疑。

不過新帝也只在皇后的事上比較強,其他事都很好商量。大臣們很快就發現,皇帝其實是個很好說話的君王,對他虛懷納諫,聽取大臣的意見,只要有利于國家的政策,他都會采納,有明君的風范。

Advertisement

這讓很多原本觀的老大臣十分欣,特別是那群一心為國的大臣,只盼著皇帝一直如此下去,將大周朝治理得更好。

大概是看到皇帝很好說話的樣子,便有大臣開始進諫,奏請圣人選秀,填充后宮,延續皇室脈。

雖然圣人已有一子,但小太子不過未滿兩歲的稚兒,皇帝的子嗣太過單薄,唯恐有個不測,搖國本。更何況,這歷朝歷代的皇帝,哪個不是三宮六院的,哪有只守著一個皇后的道理?

皇帝對此的反應是置之不理,直接明言,他沒有選秀納妃的打算。

其實他看到那些讓他選妃的奏章時,就想像上輩子一樣,先來個殺給猴看,這樣就沒人敢再提這種掃興的話,到他面前嘰嘰歪歪。

還是褚映玉攔了下來。

褚映玉對這些兒不在意,同時也是相信他的。

前世自己都不在了,他仍能扛住大臣們的進諫,獨自一人,守著的牌位孤獨終老。今世有自己在,他又有什麼理由去選妃納妾?

大臣如果能他,前世就了,何必到今生?

見皇帝不理,便有人將主意打到皇后上,向皇后進言,想讓皇后去勸皇帝。

皇后是一國之母,母儀天下,應該賢良淑德,為皇帝廣納后宮,為皇家延續脈,而不應該獨占帝寵,如此不賢不惠。

哪知道此舉卻捅了馬蜂窩,原本看著還算寬容的皇帝當即將跳得最厲害的幾個大臣打了板子,并冠冕堂皇地表示,先帝剛去世,他要為先帝守孝三年,且不宜鋪張浪費,誰再提這事,便是不敬先帝,讓圣人不孝,該當何罪?

先帝都被他拉出來了,還扣上這麼大的帽子,誰還敢再提啊?

經此一事,大臣們算是發現了,果然他們這位圣人,其他方面確實很好說話,只有在面對皇后的事時,是雷霆手段,說一不二的。

惹了皇帝時,皇后還能在旁幫忙勸說一二,讓他息怒。

若是惹了皇后,皇帝比皇后本人還要震怒,直接打殺不論,屆時也沒皇后去勸說,死得多冤啊。

至此,大臣們終于消停,沒再試著進諫選秀納妃。

這也讓一直擔心的賢王妃和定王妃等人都松了口氣。

春三月時,褚映玉在宮里舉辦賞花宴,宴請幾個妯娌,同時也是想和們在救濟院的工作。

既然已經為皇后,能做的事更多,自然是大力支持這些事業的。

見到褚映玉,姚桃便道:“先前聽說大臣讓圣人選妃時,咱們還擔心你呢。”

平王妃和寧王妃暗暗點頭。

兩人對男人素來不信任,就算以前常聽人說雍王如何寵妻,也以為雍王是做給人看的,就算雍王真的寵妻子,又能維持多久?

一年?兩年?三年?十年?

男人都是喜新厭舊的,等人的年華老去,弛,哪里還能指男人的寵?更何況那是帝王,坐擁天下,豈會只守著一個子?

總之,們是完全不相信男人這種存在的,也擔心皇后若是守不住心,將來會到傷害。

連靜萱笑道:“我覺得你們也別這麼擔心,我看吶,咱們這位圣人素來敬重皇后,肯定會扛住大臣們,說不納妃就不納妃。”

別忘記圣人是怎麼登基的,能以殘疾之登上皇位,怎麼可能會輕易被那些大臣左右?

只要圣人意志堅定,誰能讓他屈服?他說不納妃就不納妃,連靜萱是相信的。

褚映玉含笑道:“八弟妹說得對,你們不用擔心。”

笑容和,如雪,白里紅,一看就是被養著的,神也極好,眾人總算放心了。

們如今和皇后是天然的同盟關系,也算是為皇后做事,只要皇后好了,們才能好。

就像平王妃和寧王妃,兩人原本應該在府里守寡、足不出戶,后半輩子也就那樣了,守著偌大的屋子蹉跎到老,了無生趣。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