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艷煞 第122頁

《艷煞》 第122頁

盧掌事點了點頭。

皇后擱下茶盞,搖頭道,“淑妃看人一貫是準的,可惜千算萬算,沒算到七郎失了智。到底年輕些,沉不住氣!”

“按理,秦王殿下不是這樣的人,如此變化會不會是故意的?”盧掌事蹙眉道,“想想年前,他當葉氏亡故,那副樣子可真真一副深似海的模樣!”

盧掌事說著這話,腦海中浮現出午后在秦王府中看到的場景,亦不驚為葉照寒心。

只笑道,“虧得秦王妃看不見了,要是知曉殿下回清輝臺是忍不住換裳去的。不知要如何委屈。您說夫妻病中一點污穢,實在不該的。”

“他當場發作了?”皇后問。

“那倒沒有,但奴婢瞧著真真的,殿下掃過自己衫時那神……”

皇后聞言,不笑了笑,“不枉本宮金尊玉貴地養著他,錦繡堆里長大的孩子,你讓他忍個什麼?”

“你也帶過他的,他什麼脾你不知道?”

“殿下最是喜潔,恨不得足下都不染塵。”

“是了!”皇后輕嘆了聲,甚至帶了些憐憫,“葉氏三教九流的出,縱是容貌傾城,然堂堂一個皇子,親王之尊,天長日久的你當他能深多久!”

Advertisement

“況且,如今還瞎了眼。”

“也是。再好的一張臉,了一雙眼睛,也就是散了一半。本也是以侍君!”盧掌事給皇后著肩膀,跟著且笑且嘆。

皇后回首看一眼,笑了笑,“這樣想殿下,便是低瞧了他。”

盧掌事面不解,然皇后也未再言語。

只闔目眼神,片刻道,“荀昭儀不是要見本宮嗎?準備準備,明個本宮去大理寺送一程。”

*

翌日晌午,駕便了大理寺。

本來大理寺安排了一廂房,然皇后拒絕了,只道無需費事,按尋常探監便可。

于是后妃二人,在獄中見了一面。

荀昭儀聞得皇后過來,只將牢房一張長椅用了又,待人進來遂趕迎上請坐。

皇后也沒嫌棄,坐了下來,只看著跪在膝前的人,不由嘆了口氣。

“本宮與你說了多次,安分守己,可保榮華,保平安,保命,你啊!”

“娘娘……公主,妾從未做過那些事,妾是冤枉的呀。”荀昭儀抓著皇后膝頭,仰首道,“但妾不辯了,妾再愚昧也曉得那日大理寺之審判,再難翻案。妾認了!”

“但是,妾蒙冤,定是有人背后陷害。那人害妾作甚?要害的無非是妾的孩子。妾求求娘娘,看在我們時的分上,看在妾對你恭謹了這麼多年的份上,護著我的孩兒,告誡他放下那些心思,忘了那些念頭,咱們不爭了,平平安安就好。”

荀昭儀以頭搶地,頻頻叩首。

“罷了。”皇后止住,“你既服罪而去,眼下又尚無明確證據指向楚王,他自是安全的。退一步講,陛下膝下子嗣單薄,便是楚王當真犯事,陛下亦不忍心趕盡殺絕。”

“如你所言,本宮與你多年分,你一點脈,本宮自然護下。只是……”

“只是什麼?”荀昭儀急道。

皇后俯理了理襟,溫和道,“孩子是你親生的,那點子心思存了多久,花了多功夫,如今念頭又多強,你當比我清楚。你讓本宮三言兩語同他說算了,你說他可愿聽本宮的?”

皇后理好襟,又給拂開面上碎發,掏出帕子為去鬢角塵埃,方道,“既然你讓本宮護著,不如讓他順著心再搏一把?”

荀昭儀瞪大了雙眼,惶恐搖頭。

“本宮不過一建議,想著即便自己養育秦王多年,然他總是旁人之子。如今楚王無母,本宮無子,方才有此一念。你既不愿便罷了。”

“只是若他執念甚深,你知道的,本宮多年吃齋念佛,怕也是無力用心勸阻。”皇后起道,“時辰不早了,你也不必再心,且安心著去,本宮盡力便罷。”

“等等!”眼看端莊雍容的國母就要消失在眼前,荀昭儀膝行追去,“娘娘,妾支持吾兒心愿,求您好生看護。”

皇后回頭,俯與荀昭儀平視,“那你得給他些信念,讓他堅強些,莫因你不再了便自暴自棄,一蹶不振。”

皇后撥下髻上發簪,遞給荀昭儀。

荀昭儀含淚頷首,撕下裳,刺破手指,留書一封與親子,是為絕筆。

“安心去吧,九泉之下好好護著我們的孩子。”

“妾恭送皇后娘娘,娘娘萬福金安。”

*

從大理寺出來,駕回宮。

然皇后卻換了裝扮,私服了定北侯府。

霍靖出來迎

抬頭高懸的匾額,又看面前的青年,晃生一種回家的錯覺。

二人并無太多寒暄,直徑去了霍亭安的書房。

霍靖有些急切,這半月來,雖然蕭晏很不得人心,然他尚且懷疑。

唯恐是蕭晏裝來迷他們的。

對于那日大理寺二審中,丁翡翠和荀清麗的驟然翻供,結合葉照案后失明,他已經基本確定,是葉照使用了蒼山派的,以此力挽狂瀾。

皇后坐在高座上,幽幽道,“我倒不覺得七郎是裝的。恰恰是因為葉氏做出如此犧牲,救了他,幫他挽回局面,他方才徹底崩了心態。”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