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你怎麼能打婿呢。”韓袁氏驚聲。
別說打家里男人,連吼一句都不敢。
“他都能打我,我為什麼不能打他?”韓巧反問。
韓袁氏愣住。
韓巧又道,“我們和大房分家了,但是房契、地契還在我那個婆婆手里。”
“這幾年孫益明不務正業,整日喝酒鬼混,沒錢就去大房拿,我猜測那房子、田地怕是所剩無幾。孫益明還活著我們娘幾個好歹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若是他酒醉死在街頭,我們娘四個怕是被淪為大房菜板上的,任由他們圓扁了。”
“……”韓袁氏瞪大眼睛。
“這,這怎麼可能。”
“怎麼就不可能,娘啊,人心隔肚皮,我要不是醒悟過來,怎麼死的都不知道。”韓巧說著,嘆息一聲,“算了,不說這些了,反正我已經想好往后要怎麼過,這次回來就是與你跟爹、大哥、二哥商量一下,萬一我跟孫益明和離,能不能帶著三個閨回西山村。”
韓袁氏嚇的一抖,“阿巧啊,你別胡鬧,和離可不是鬧著玩的。而且家里,家里……”
“娘你放心,我不住家里,到時候讓爹幫忙在山腳下買塊荒地,開荒后修兩間屋子,院墻圍高些,我帶著阿秀們三個住就。”
韓袁氏看著韓巧,“你都想好了?”
“我想了幾天,剛好手里也攢了點錢,昨兒還去衙門做了戶籍,娘,我是你親閨,你總不會眼睜睜看著我去死吧。”韓巧說著紅了眼圈。
韓袁氏抬手打了韓巧一下,“說什麼胡話,什麼死啊活的、呸呸呸。阿巧啊,和離、回西山村都是大事,娘哪里敢隨意答應你,這事得你爹做主。”
韓巧聞言忙把包袱打開,“娘,這是我扯的布料,給你和爹做裳。這是綠豆糕、飴糖,給幾個孩子甜甜。”
“費這些錢。”韓袁氏說著,手上那布料,忍不住紅了眼眶。
多年沒穿過新裳了。
裳都是三年、補三年,補補又三年。
家里還有七個孫子等著娶媳婦,五個孫也要嫁人,要花錢。
哪里舍得花錢買布料。
家里孩子們能吃飽、穿暖不不凍就行,本沒錢買這貴到要命的綠豆糕、飴糖。
“娘,你幫我勸勸爹,給我和三孩子一條活路,讓我回西山村來。”韓巧趁機勸道。
“……”韓袁氏著布料,“這事你自個跟你爹說。不過我話跟你說在前頭,你帶著三孩子和離回來,在娘家最多住十天半月,想要長時間住家里肯定是不行的。”
“娘放心,這些我都知曉。”
人世故懂。
不然這次回來,怎麼會買布、買綠豆糕、飴糖。
很快韓父帶著兩個兒子回來,孫秀、孫依、孫可在院子里齊齊喊出聲,“姥爺、大舅、二舅。”
韓父點點頭。
看著三個白白的外孫,也心生歡喜。
“去摘橘子吃吧。”
韓家種了幾顆橘子樹,每年摘去賣錢,只有丑的、干癟的才允許家里孩子摘了吃。
這也是外孫難得來一次,不然也是舍不得的。
孫秀、孫依、孫可也是懂事孩子,不會摘很多橘子糟踐,一人摘一個就在一邊玩了。
韓父帶著兩個兒子進了堂屋,韓巧立即站起,“爹、大哥、二哥。”
韓父點點頭。
韓大郎、韓二郎笑著喊了聲,“阿巧。”
韓袁氏看了看丈夫、兒子,又看了看兒,“阿巧,你自己跟你爹說,我去灶房做飯。”
韓父聞言,臉上的笑意就淡去了。
韓巧也沒有遮掩著,把孫益明打,差點把打死了的事添油加醋告知了韓父,見韓父臉越發沉。又說起們娘四個把孫益明捆起來打,賣了孫益明的書,如今孫益明在家寫千字文的事言簡意賅說了一遍。
把自己對孫家大房的懷疑也沒瞞,自己手里有點錢,已經去衙門為自己辦了戶籍,想和孫益明和離,帶著三個孩子回西山村生活,全告知了自己的父兄。
這一次,韓巧讓他們來做選擇,是要還是不要這個兒。
韓父沉著臉,手去自己的煙斗。
等煙裝好,才發現沒有火點煙。
韓巧注意說韓父,也關注著兩個兄長的神。
他們從憤怒到沉默。
堂屋里很寂靜。
屋外倒是熱鬧,幾個在地里干活的韓家男孩、孩也回來了,見到鎮上來的表姐妹,瞬間就玩到一起。
良久后,韓父看向韓巧。
面前的兒比起早前氣了許多,也有主見了許多。
也是第一次回家說起在孫家的日子過的不好。
真要兒去死嗎?他自問做不到。
家里窮是真的窮,接回家也是真的養不起,但如果自己手里有點錢,還能自己把日子過起來,娘家人幫襯著些,在西山村安家落戶也不是不可以。
“你想好了嗎?”韓父問。
“想好了。”韓巧擲地有聲道。
韓父深吸一口氣,看向兩個兒子,“大郎、二郎,你們怎麼說?”
韓大郎、韓二郎面面相覷,“我們聽爹的。”
韓父點點頭,“去把你大伯、二伯、三伯、幺叔家都請過來。”
和離帶著三個兒回娘家安家落戶,不是件小事,他得和兄弟商量商量。
得了兄弟的支持,以后在西山村才能安穩,別人才不敢欺負。
開荒、修屋才有人前去幫忙。
“是。”
很快的韓巧四個叔伯都來了。
聽了韓父的話,四個叔伯沉默了。
幺叔早年在鎮上做工,多有些見識,他問韓巧,“你如今手里有多錢?”
“加起來還有五兩銀子。”
韓巧留了一兩多沒說,這是自己留給自己的另一個退路。
幺叔尋思著,“買上一畝荒地,打點番一兩銀子是要的,開荒咱們自家人手夠,這里不需要花錢,去山里扛樹做屋梁自家人也夠,但是有些東西需要木匠、石匠,這里得準備一兩銀子,最貴的還是瓦、鍋碗瓢盆、糧食這些……”
“幺叔,可以先修兩間屋子,我們娘幾個住一間,另外在搭個棚子煮飯,用竹子搭可以省錢還簡單。”
韓巧連忙提出自己的建議,“院墻一定要修高一些。”
幺叔仔細算了一番帳,才點頭說道,“如此算下來,五兩銀子是夠了。”
大伯嗯了聲,“那就這麼著吧,既然你做了決定,就把銀子給你爹,讓他給你拾整起來。”
這是同意韓巧和離,帶著三個兒回村生活,必要時候,韓家人也會出面為撐腰。
讓能夠順利和離。
出身書香門第之家,有著京城第一才女之名,最後卻落了一個被賣商人妾,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悲慘境地。 重生歸來,連月瑤發誓,這輩子再不讓人操控她的命運。她要走一條全新的路,哪怕佈滿荊棘也要堅持下去。只是世事無常,命運的齒輪早已轉向,一切都偏離了她的預定。
什麼?白狼送女? 老鄭家添了龍鳳胎? 雞蛋一堆一堆的下,魚往身上跳? 鄭家這是開始走運了啊。 她本是觀音菩薩蓮花池裏的一條小錦鯉,因咬斷一株蓮花被罰輪回,剛出生就被賊人偷盜扔在了大山裏,錦鯉本就集大運所在,又經常聽觀音頌佛,所以自帶福氣運氣為一身,被山裏成了道行的白狼所救,叼到山下即將生產的農人收養。 龍延村有一戶鄭家,家境十分貧困,小子生了一個又一個,就是沒有小閨女。於是盼著老大媳婦肚子裏能生出個女娃,結果卻盼來了白狼送女,福運集一身的小錦鯉,成了家裏唯一的女娃娃,從此以後好運不斷,喜事連連。
傅羨好出生名門望族,十一歲那年被作爲人質送到皇后身邊,成了皇后的貼身女官。 自那以後,她的一言一行受衆人矚目,腳下的每一步如履薄冰,一朝行差踏錯受累的不僅僅是她,而是整個傅家。 按傅家和皇后的約定,十八歲一到,她就可以出宮。 傅羨好日復一日地數着日子,十八歲那年,她告別了臥病在榻的皇后,收拾行囊離開這座困住她多年的牢籠。 才踏出皇后宮門,就遇見迎面而來的太子殿下,蕭瑾承。 朝臣口中光風霽月的他指節微擡,命人卸下她的行囊,將她帶去了東宮,拘在偏殿之中。 他捏着傅羨好下頜的指腹慢條斯理地摩挲着,眼眸中閃過淺薄的笑意,說出口的話卻讓她渾身一顫,頃刻之間便墜入萬丈深淵。 “孤準你走了嗎?” - 傅羨好深夜敲開宮門的那日起, 蕭瑾承就不打算放她離開。 - 踏上蕭瑾承這條船伊始, 傅羨好就沒想過自己會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