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嬤嬤自知那日因自己腹痛沒能照顧好崔茵,這幾日心驚膽戰,唯恐崔茵跟李承璟告狀,不得替鞍前馬后,趕出來說道,“夫人去靈清觀是為了給世子祈福,你們有幾個膽子,敢攔著夫人!”
那幾個侍衛擔不起這樣的罪名,只好退一步道,“那這次出門,我們護送夫人。”
崔茵冷笑,“你們是生怕崔家人找不到我,浩浩的隊伍出去,好人發現?”
侍衛還想辯解,“我們派兩個人去,遠遠跟著……”
“行了!”吳嬤嬤見崔茵蛾眉蹙起,趕替回絕,“夫人不過是去趟靈清觀,丹城能有什麼危險。”
說著堆起笑容來,“夫人,老奴陪您去。”
吳嬤嬤沒有半分懷疑,畢竟上次陪同崔茵前去靈清觀,的確是規規矩矩捐了經書,找真人祈福,吳嬤嬤在旁邊聽了一,知道世子的運數似乎不太好,當時崔茵便愁容哀嘆,楚楚可憐。
一個弱子罷了,還是個與親生孩兒母子分離的年輕母親。
崔氏不寵的旁支小娘子,父母雙亡,還要被送到這里當外室,生得一副傾國之貌,殊艷,卻命比紙薄。吳嬤嬤還有些可憐,
崔茵點了點頭,與上次一樣,帶著春草和吳嬤嬤一道往靈清觀去了。
路過丹城時,崔茵要進城買紙墨,吩咐車夫道,“今日不回鐘山,你自回去與他們說吧。”
不等車夫反應過來,便拉著春草進了城。
春草小聲道,“還是小娘子聰明!”
若是沒出門之前便與那些人說要在丹城過一夜,他們定然不許,還會要挾告訴李承璟,先斬后奏,他們便拿沒辦法了。
只是下回出門,又要一番周折。
吳嬤嬤對崔茵要來買紙墨不曾疑心,上回那個真人便對崔茵的字贊嘆不已,像是尋到了知音一般,本想與探討探討書法心得,卻因為崔茵聽完阿珩的況不好,郁結在心,只得作罷。最后還請常來道觀,切磋一番。
崔茵挑了丹城客人最,也是最昂貴的一鋪子,匾額似乎是哪個高門士族的家主題字,鮮有人顧,看樣子不是普通百姓能買得起的。
進門打量著陳列,掌柜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
這婦人通的氣質和裝扮,一看便不是尋常人家的子,看挑挑揀揀,似乎對這些都不滿意,掌柜連忙迎上去,“這位夫人,若是都不滿意,樓上還有珍藏的佳品,輕易不示人,您跟我來。”
一行人便往樓上去了。
誰也沒注意到,大門,有人靜靜走了進來。
第10章
崔茵并沒有多真的要挑選筆墨紙硯的心思,心里總是記掛著阿珩,又聽了那真人的話,愈發不安。
即便李承璟答應會帶見阿珩一面,可那又怎樣,能見一次,還能讓阿珩一直待在邊嗎?
無論如何是信不過李承璟了,那樣一個視權力比什麼都重要的野心家,自己對他而言不過是唾手可得且掙不掉金雀。
沒有別的牽掛,只想要阿珩。
李承璟即便接回了崔五娘做正妻,也不可能會放棄阿珩,畢竟那是他的第一個孩子,想必他早已經與崔家談好了條件,要崔瑩養阿珩。
可是崔瑩遲早會有自己的孩子,怎麼會善待占了世子之位的阿珩?
如此一來,想要和阿珩團聚,只能見崔家人一面,從他們上下手。
李承璟送來鐘山便是為了避開他們,要想無聲無息聯系到崔家人不是件容易事,若是被李承璟發覺,后果不堪設想。
掌柜將引到了二樓,請稍等片刻。
崔茵忽然對吳嬤嬤道,“我有些了,聽說丹城東有家糕餅鋪的截餅是用牛所作,阿嬤,你去替我買些吧。”
吳嬤嬤有些猶豫,上次的事還歷歷在目,“不若老奴在這里陪夫人,春草去買吧。”
春草哼了一聲,“阿嬤看得懂紙的樣式還是懂哪方墨好?”
言外之意是說留在這里陪崔茵沒什麼用,吳嬤嬤只好道,“夫人挑完了且在這里等著,老奴去去就回。”
一旁的掌柜搬來一個匣子,打開,是各致的墨。
掌柜一邊介紹,一邊悄悄抬眼打量崔茵,裝作不經意的問起,“夫人請看,這一套喚做名花十友墨【1】,云龍為紋,雕刻名花,桂花為仙友,梅花為清友……話說夫人方才命人去買的可是牛截餅?”
崔茵垂眸看墨,輕輕點了點頭。
掌柜有些不解,“這牛截餅一向是北人吃的,倒是很見士族家的郎買……”
春草笑道,“掌柜真是心細如發,我家夫人便是江北人士,近些年才南渡至此。”
話音剛落,掌柜的瞪大了眼,忽然變了臉,砰地一聲將匣子合上,拿了回來。
崔茵皺眉,“掌柜的這是何意?”
掌柜原以為是建康哪家高門的眷,一聽是江北來的,眼神里充滿了不屑,“快走快走,既不是什麼士族名門,也不看看我這鋪子是什麼地方,也敢進來挑挑揀揀。”
他臉大變,“快走。”
「陛下,娘娘又翻牆跑了」 已經沐浴完的某帥氣皇帝,嘴角抽了抽:「給朕抓回來」 少傾,某娘娘被「拎」 了回來。 「跑什麼?」 皇帝不怒自威。 娘娘答:「累了,要休假」 一眾奴才倒吸一口冷氣,如此抵觸龍顏怕是要掉腦袋。 哪成想皇帝臉上竟然重新恢復了笑意,只是說出來的話讓人又是吃了一驚:「既是如此,朕免了你的侍寢就是」 「真的?」 「從今往後就改成朕給你侍寢」 娘娘暈。
許明舒生得美,又是家中獨女,自出生起便是府中長輩捧在掌心裏的明珠。 十六歲時在姑母宸貴妃的授意下以靖安侯嫡女的身份嫁給了她的養子,七皇子蕭珩,成爲他的正妃。 蕭珩爲人穩重內斂,瓊枝玉樹,平日裏又待她極好。原本以爲他們夫妻二人能彼此恩愛,相敬如賓。 未曾想大婚當晚,蕭珩卻踏進了妾室的房間,讓她成了整個皇宮的笑話。 後來許家落難,她被禁足在宮裏成爲虛有其名的太子妃時,她才明白蕭珩曾經的虛情假意,都是迫於無奈不得已的隱忍。 蕭珩登基那日,許明舒身着一襲素衣,於宮中自盡。 沒人知道,遠在兗州浴血沙場三天三夜得勝歸來的年輕將軍鄧硯塵,在聽聞消息後突然毫無預兆地墜馬,倒在地上心悸到無法呼吸。 …… 再次睜開眼時,許明舒回到了前世入宮前的那年除夕夜。 外頭爆竹聲聲響起,她尋聲而出,在長廊盡頭看見了長身而立,披着盔甲的俊俏少年。 許明舒熱淚盈眶,她同前世一樣開口問他:“小鄧子,我的歲敬呢?” 少年笑得溫潤好看,將手伸到她面前,一枚明月簪靜靜的躺在掌心裏,“在這兒。” 鄧硯塵少年英才,年紀輕輕便精通兵法做到了玄甲軍副將的位置。 後來靖安侯被返程途中遇襲,他從老侯爺的手中接過玄甲軍那日起,浴血沙場抵禦外敵從無一日停歇。 他想拿軍功同皇帝換一個人,可那個人卻沒等到他回來……
常念是皇帝最寵愛的小公主,容貌絕美,傾城脫俗,素有百合仙子之美譽,隻身子骨格外虛弱,一絲風也吹不得。 及笄後,常念以此爲由,婉拒西北寧遠侯的求娶,風光嫁了京城中頗負盛名的世子爺。 原以爲是覓得良緣,哪料,竟被枕邊人謀劃算計,最後落得個皇兄客死異鄉,至親含冤而去的悽慘下場。 再一睜開眼,常念竟重回到成親前,這一次,她二話不說冷拒了世子,轉頭應下寧遠侯的求娶。 寧遠侯江恕獨掌西北軍政大權,權勢滔天,殺伐果斷,生死予奪,鐵面閻.王之稱甚至已經傳進京城,無人不畏。 坊間都傳,身嬌體弱的小公主見了人就得後悔,甚至有太醫直言,公主嫁去西北,活不過三個春秋。 然三年後,世人驚奇發現,小公主不僅活的好好的,那傳聞冷酷無情的鐵面硬漢,竟是千般繞指柔,將人寵到了骨子裏。 -- 小劇場 小公主是江恕親自向老皇帝求來的金枝玉葉不假,說是求,其實不過是爲定皇帝的心,走個過場。 來西北第一日,公主便染了風寒病倒了。 彼時,江恕想,就當府上供了個身嬌體貴的女主子,多出每月服湯藥靈參的錢罷了。 沒過多久,身邊小廝來稟報一句“夫人又頭疼了”,正在軍營批閱邸報的江恕皺着眉起身,二話沒說便歸府了。 再後來,江恕回府的次數越來越頻繁,一下值便尋不到人,友人某日一問,江恕神情淡淡,說得理所應當:“回家陪夫人。” 友人:說好的只是娶回家做做樣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