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人班姬續史之姿,謝庭詠雪之態。聯娟修眉不畫而翠,皓齒紅不點而朱,明眸善睞似含萬種綽態,眼尾更是帶了鉤子般攝人心魄。雖氣質清冷了些,卻不妨其奪目璀璨。
此前坊間便有傳聞,說東楚有,一笑便可傾國,指的就是承恩侯府嫡虞昭。
如今他們見了太子妃真容,才知傳聞所言非虛。太子妃這般耀眼的,仿佛能令天地間所有名花都黯然失,更別說此前那些所謂世家貴,本無法與相提并論。
此時袁瑞忍不住輕咳了聲,一語驚醒眾人:“太子妃,您可用過早膳了?殿下已等候您多時。”
虞昭一眼見院的蕭胤,見他一玄蟒袍,知曉這便是西祈的太子殿下,名義上的夫君。
視線僅僅停留了一瞬,便向袁瑞:“方才梳頭間隙已用過,今日是我起得遲了。”
生來嗓音,縱使一板一眼說話,旁人也只會覺得悅耳聽,輕易就能原諒的過失。
蕭胤突地抬眸看了眼虞昭,見氣尚佳、雙目黑亮有神,渾然一副睡飽了的模樣。
他眼底微深,卻只字不提,僅僅背過了去。
青玉葶花等人也是第一回 見到西祈太子,尤其孔嬤嬤一直在觀察蕭胤的反應,見他對于虞昭的貌幾乎是無于衷,只覺愈發頭疼,眉心皺得愈深。
據此前打探的消息,孔嬤嬤原本以為,縱使西祈太子再如何潔自好,東宮并無側室通房,虞昭作為第一位主子,自又容出眾,應當能獨占鰲頭、承恩寵。
如今看來,當真是未必。
太子的輿轎如今就停在寧華殿門口。蕭胤徑直走向輿轎,率先了其。虞昭跟在他后頭,眼看這輿轎的高度,獨自一人很難乘上,不微微蹙眉,止在原地略微不知所措。
蕭胤見遲遲沒人上來,這才掀開轎簾,發覺虞昭的無措后,他未置一詞,只是示意了眼袁瑞。
后者心領神會,連忙搬來一張轎凳,虞昭順勢踩于其上,這才順利了輿轎。
袁瑞轉將轎凳給隨從宦,心知這件一會兒勢必還要派上用場,便吩咐宦一路都帶著。
一切準備妥當后,袁瑞忙不迭高聲道:“快去書房!莫要讓陛下久等!”
……
八名宦抬著輿轎,已經前行了約莫一炷香時間。
轎二人卻是一路無話,寂靜得落針可聞。
蕭胤自懷中取出一本兵書,此刻隨手翻閱。虞昭則倚在墊上閉目養神,一手托腮。
突地,其中一名抬轎的小宦沒看清路上石子,險些摔了個趔趄。縱使其余幾人都盡力穩住輿轎,可轎還是不控制地微微一晃。
虞昭并未有所防備,形一個不穩,倒向蕭胤的方位。
蕭胤剛拿兵書去擋住,卻見虞昭眼疾手快地抓住后墊,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穩住形后,面如常地坐直子,一邊還假意掀開簾子,去看窗外的皇宮景致。
整個過程,連個眼神都沒與他上。
蕭胤突然想起“避如蛇蝎”四個字,形容此時對自己的態度倒是很切。
轎外,袁瑞正呵斥著方才險些摔跤的宦:“怎麼當差的?沒吃飽飯不?”
那名抬轎的小宦面帶懼意,低著頭起腦袋,看也不敢看袁瑞一眼:“袁公公,饒了我吧,我知錯了。”
“不長眼的東西,待會自行去領罰!”袁瑞冷聲罵了句,旋即又朝轎恭聲問道,“二位主子坐于里面,可有撞傷?”
蕭胤了眼虞昭倚在窗邊玲瓏有致的背影,見依舊未看自己一眼,便垂眸繼續看他的兵書:“無礙。”
只是方才看了不到半頁,蕭胤突然想起一件事。
昨晚是二人的新婚夜,都說春宵一刻值千金,那時寧華殿也派人來請了他多回,蕭胤都未與同房,而是選擇宿在了長定殿書房。
照理,今日早該問他緣由了,亦或現出幾分生氣的端倪。
可沒有,從頭到尾連個字都未提起過。
第3章
微雨霏霏,沾了西祈皇宮道旁的銀杏,直至太子的輿轎停在書房門口,方才止住了雨勢。
此刻蕭胤毫不費力地走出輿轎。他姿高挑拔,雙修長有力,這頂輿轎的高度對他而言恰到好,畢竟是太子專屬。
只是對虞昭而言,卻顯得有些麻煩了。
幸虧袁瑞很快搬來一張轎凳,虞昭這才由青玉和葶花二人扶著,順勢走下了輿轎。
按照西祈儀制,太子妃、皇子妃等人在宮中可以帶兩名侍,太子及皇子側室、世家大臣的眷則只能帶一名侍。
今日宮覲見,虞昭和蕭胤原本先要拜見太后娘娘,可老人家今日稱病,一早便派人來傳話,說是不必勞煩跑一趟了。因此二人此刻先來到書房,拜見西祈的皇帝。
“太子、太子妃駕到!”守門的宦見著二人,立即高聲傳報道。
虞昭走在蕭胤旁,隨著引路的宦進了書房正殿。
只見龍案后立著一道明黃影,此刻正用筆批閱奏折。其人氣質溫潤,面相俊沉穩,眉眼間蕭胤倒是有幾分像他。這便是西祈的建文帝。
聽聞兩人的腳步聲漸近,建文帝抬起頭來,他先是瞧了眼虞昭,隨后便向太子蕭胤。
前世,她含冤入獄,臨死前才知道她不過是一枚棄子。一朝重生,浴血歸來,當她變成“他”,且看她如何一步一步高升,攪動朝堂風云。…
棄婦顧十八娘自儘於那對新人麵前 了無生意的她卻在十年前醒來 親人還在,尚未寄人籬下 命運正走到轉折點 攜著烈烈的仇恨重生的她 能不能將命運改寫
死前巨大的不甘和執念讓柳望舒重生,只是重生的節點不太妙,只差最後一步就要成為晉王妃,走上和前世一樣的路。 柳望舒發揮主觀能動性,竭力避免前世的結局,也想將前世混沌的人生過清楚。 但是過著過著,咦,怎麼又成太子妃了?
寧熙四年,封地生變,叛軍北上。 年僅及冠的小皇帝身陷囹圄,面對各方蠢蠢欲動的豺狼虎豹,他不得已將那位三年前因政見不合而被自己驅逐出京的胞姐永寧長公主迎了回來: “如今朝中勢力四分五裂,唯有拉攏裴氏可求得生機……聽說,長姐與裴邵曾有一段舊情?還聽說,他至今身側無人,是因仍對長姐念念不忘?” “……額。” 看着小皇帝滿懷希冀的雙眼,長公主實在很不忍掃他的興。 她和裴邵麼,確實是有過那麼一段。 但恐怕與傳聞中濃情蜜意的版本,略略有些出入。 事情的真相是,當初新帝繼位朝政動盪,爲穩固局勢她不擇手段,對尚還純良的裴邵進行了一場徹頭徹尾騙身騙心的算計。 少年一腔真心錯付,從此性情大變,至於現在—— 公主鸞駕抵京當日,他遠在城門下那句字字分明的“長公主金安”,就足以讓人頭皮發麻了。 唉,你看。 這人還記着仇。 —— 【小劇場】 長公主回京了。 裴府近侍如臨大敵,“此女有妖,慣會蠱惑人心,殿帥萬不可忘當日之恥!” 裴邵扯了扯脣:用你說? 於是剛開始,長公主舊疾發作,胃痛難捱;裴邵尋醫問藥頗爲上心。 近侍:沒錯,他一定是想借機下藥毒害公主! 再後來,長公主仇敵太多,突遇刺客險些喪命;裴邵護駕心切,不惜以身犯險。 近侍:苦肉計!他一定是有自己詳細的復仇計劃! 再再後來, 長公主不高興了殿帥哄着, 長公主要星星他不給月亮, 長公主指哪他打哪。 近侍:他一定是……他一定是忘了!(扼腕嘆息 -野心家和她的裙下臣 -一個梅開二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