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想到父皇討厭他們以后,會將他們趕出皇宮,貶為庶人,就不由怨起大公主來。
他怨他有個不消停的母親和姐姐,總是牽連他。
他只想像六弟一樣,整天跟自己的母妃吃喝玩樂開開心心過日子,這樣不好嗎?
他好羨慕六弟,六弟的母妃從來不會迫六弟學習上進,反而說,平庸是福,讓六弟別去跟哥哥們爭搶,要跟所有哥哥都搞好關系,哪怕做個廢都行……
他也只想做個平庸的廢啊。
他抹著淚哽咽道,“姐姐,我跪下來求你了好不好?你就不要再裝病了行嗎?父皇既然已經知道你是在裝了,你要是還為了你的面子繼續裝下去,那麼父皇只會對你越來越失的,你被他發現了被他警告了都不肯老實,你讓他今后還怎麼喜歡你啊?”
他淚眼朦朧地著大公主,“你能不能為我也想想,我是你親弟弟,你被父皇厭棄了,我也會被你連累的,我不想被貶為庶人,我不想整天為了掙一個包子饅頭的錢去看人臉,我不想去做乞丐,我不想去做倒大糞的活兒,我想做個錦玉食的王爺行不行呀?行不行呀姐姐?”
大公主看著哭得可憐的五皇子,眼淚也跟著落下來。
起抱著弟弟,弟弟溫熱的眼淚滴落在手背上,灼燙了的心和靈魂。
的手蜷了一下。
不知為何,那滴眼淚好像火山巖漿一樣,燙得神魂都在痛。
低頭了手背上的淚珠,然后緩緩著窗外,眼神忽然有些恍惚。
也不知道自己最近是怎麼了……
明明母妃去世這麼長時間都乖乖的,沒有去冒犯太子和皇后,為什麼最近會忽然跟沒有腦子一樣,突然去冒犯太子妃呢?
……
好像病了,好像糊涂了。
不應該會做這種事的啊,簡直像鬼上一樣……
想到鬼上,大公主骨子里忽然沁出寒意。
下意識掃了一眼周圍,眼神中滿是恐懼。
或許,這宮里真的是有鬼的……
越想越害怕,趕了弟弟的眼淚,然后讓人立刻伺候穿,“來人!伺候我梳妝!我要立刻去給父皇認錯,我要出宮,我要去佛寺給母妃守孝三年!”
五皇子愣愣地著想一出是一出的姐姐,有點反應不過來,“干啥?去佛寺?”
大公主抓著弟弟的胳膊,小聲說,“你也跟我一起去佛寺,我們去避避難好不好?母妃以前在宮里得罪太多人了,是我知道的死在母妃手中的人就有幾十個……這宮里很多人恨我們,也有很多鬼恨我們,我們在這里待下去指不定什麼時候就死了,不如去佛寺過幾年清凈日子,等到事都過去了,咱們再回來好不好?”
五皇子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點頭同意了。
雖然去了佛寺要遠離榮華富貴,要過清貧日子,可是,總比無聲無息死在這皇宮里好多了。
等幾年以后太子登基了,他們這些王爺要去封地了,他再回來。
他帶著姐姐去他的封地,如母妃所愿,安安分分過日子。
于是,大公主很快收拾好自己,牽著弟弟一塊兒去了皇帝的書房。
們去的時候,大臣們已經到了,正跟皇帝在書房里議事。
這麼重要的時候,太監不敢去幫大公主和五皇子通傳,不敢打擾,只能恭恭敬敬請兩人在廊下等候。
大公主想了想,在這寒冷的冬日,跪在了凜冽的寒風中。
抬頭著閉的書房門。
這次錯得有點離譜,不跪下表示懺悔,父皇恐怕會一直對失。
五皇子想要陪著一起跪,被阻止了。
小孩子膝蓋,跪壞了怎麼辦?
跪著等了一刻鐘,大公主聽到里面時不時傳來大臣們的笑聲,大公主問太監,“敢問公公,父皇和大人們為何如此高興?”
太監滿臉歡喜,“大公主還不知道嗎?數日前敵寇侵邊關,秦老將軍悍勇力退敵軍,殺了敵人三萬六千多人呢!”
太監著儀宮的風向,高興道,“太子妃不愧是神,有太子妃庇護,去年還病重瀕死的老將軍如今竟然能威風凜凜奔赴邊關殺敵了!有太子妃,真是大姜的一大幸事啊!”
大公主恍惚聽著這個喜訊。
秦老將軍大捷?
全靠太子妃這個神庇佑?
神……
是啊,神。
不是早就聽人說了太子妃在江南的事跡麼,不是早就知道了太子妃是個能移山填海的神麼,按理說,不應該會跟個不長腦子的傻缺一樣跑去找死招惹這樣一個惹不起的神啊……
果然,這些日子就是鬼上了,對吧?
想到這兒,大公主越發畏懼這個皇宮。
越發堅定了要離開皇宮,去佛寺避難的念頭。
佛祖慈悲,佛普照,佛寺一定能讓始終保持清醒,不會再去上趕著找死了,對吧?
等皇帝跟大臣們商議結束,已經是半個時辰后了。
大臣們紛紛行了跪禮離開書房,一出來就看到了跪等多時的大公主。
大臣們有些驚訝,但也不好多問,裝作沒看見就離開了。
等大臣們都走了,小太監才敢稟告皇帝。
“跪在外面半個時辰了?”
皇帝端著茶杯喝茶潤,眼神復雜地著門口。
小太監應是。
皇帝嘆了一口氣,了眉心,“讓進來。”
小太監趕跑出去。
很快,大公主就跟五皇子一起進來了。
大公主準備跪下請安,皇帝嘆息道,“這是要把給跪廢麼?天寒地凍的,跪了那麼久,坐著跟朕說話吧。”
大公主抬頭著父皇,眼眶一燙。
跟弟弟一起坐下,輕聲說,“父皇,我錯了,我也不知道自己最近是怎麼了,跟豬油蒙了心一樣,我明明見都沒見過謝倚之,我也不知道自己當時怎麼忽然就想讓他做駙馬,我也不知道我為什麼要去太子妃嫂嫂鬧,為什麼要裝病玩這麼拙劣的伎倆……”
含著淚,低聲說,“父皇,我說這些事都不是我清醒時去做的,我好像病了,糊涂了,您信嗎?”
皇帝復雜地著。
他想說他不信。
可是,看著孩子淚眼朦朧的樣子,他實在是狠不下心。
這還只是個十七歲的小姑娘。
于是,皇帝只好違心的溫說道,“父皇信,父皇看著長大的兒是個善良的孩子,又從小就那麼聰明,懂事,你怎麼會做這些呢?你啊,肯定是因為母妃去世太難過,心里生病了,才會恍恍惚惚犯了錯。”
大公主著父皇,眼淚跟斷了線的珠子一樣,大顆大顆往下掉。
雖然父皇沒能理解鬼上的境,可是父皇能這麼慈祥地哄著,已經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