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錦臨 第166章 年禮

《錦臨》 第166章 年禮

陛下的大壽一過,臘月便只剩下一半了。

以往這個時候,臨安侯府正是一年之中最忙的時候。各地莊子店鋪上的收都要上來,該準備的年節禮品也俱都要準備起來,府里各房各的年禮也要逐一下發。

周氏也是勛貴世家出,自小到熏陶和教養,對這些事理得心應手,從未出過差錯。

但今年,周氏自從慕大小姐回來之後,就一直宣稱子不爽利。

閉門不出,這份差事便不得不落到了二夫人氏的頭上。

氏的娘家門第不算太高,父親在任上時最高也就做到了四品。

當初是因為太夫人在一次花宴上偶然見到,喜歡沉穩端莊事有度,這才點了當老二媳婦的,算是高嫁。

嫁到臨安侯府的這些年來,一直都仰仗著長房的鼻息生活,低調而斂,也從未有機會手過府中務。

這一下子整個侯府的庶務都上,頓時便有些吃力。

夜裡,二老爺看著夫人勞累了一天腰酸背痛的模樣,心疼不已。

他便給出主意,「不如你明日請大姐兒幫忙分擔,再上咱們荇兒。大姐兒左右不過明年就要出嫁,荇兒年齡也不小了,過了年就該說親,讓姐妹二人一塊兒學學這些家事也好。」

二夫人笑了起來,「還是老爺想得周到!」

不是沒想到要讓兒來幫忙,順便也算是學習。可這種事,若由來提出,倒顯得私心十足了。

Advertisement

但二老爺要請大姐兒一塊,這事兒就不一樣了。

向了自己的男人,心中滿是暖意。

二老爺為人老實木訥,也不怎麼懂得變通,仕途雖然平穩,但難有大的進益,論能力比起侯爺來差矣。

但他有一點好,就是很顧家,凡事總是很真實意地為和兒們考慮,不納妾,也不鬧什麼幺蛾子,就是踏踏實實地守著這個小家好好過日子。

真是又心又可靠!

第二日,二夫人早早地起來,去了一趟雪柳閣。

將來意說明,十分真誠地相邀,「大小姐若是無事,便來秋霞居幫幫二嬸的忙?」

如錦原本是要拒絕的。

隨著知道的事越多,越覺得自己上輩子死得不明不白,彷彿置於一個驚天的大謀之中,急著想要開真相外頭的那層紗。

可是轉念一想,正值年關,整個乾國都已經慢了下來,此時並不是查案最好的時機。

也罷,反正那些線索永遠都在,與當年之事有牽涉的人也還沒有死絕,等年後再理也是一樣的。

而眼前的事,卻是一個極好的可以與二嬸和四妹拉近距離的方式。

便笑著答應下來,「今日我便沒什麼事,不如就跟著二嬸一塊過去秋霞居吧!」

氏顯然有些驚訝,沒料到大姐兒居然那麼爽快地就答應下來,而且立時就要跟著自己往回走。

早在大姐兒名虎威將軍府的那一天,就知道,大姐兒與荇兒是不一樣的,甚至與尋常的大家閨秀都不同。

大姐兒秀外慧中,又經歷了許多,是個能幹大事的子。

果然,後來不久,大姐兒在東山圍場也出了好大的一場風頭。

還以為這樣的人必定對瑣碎的務不怎麼興趣,也不太願意應付這樣沒有什麼本事的嬸娘呢!

如錦笑嘻嘻地說道,「二嬸愣著做什麼?咱們快走吧!」

回頭向蜀素,「你也來學著,以後幫我當好家。」

秋霞居在西南側,其實離雪柳閣不算遠。

當初周氏因為嫌惡如錦,所以故意將離寧香堂最遠的西北角落上的雪柳閣給了,沒想到卻是方便了如錦與父親和二房的聯繫。

慕淑荇正在屋子裡對著厚厚一沓賬冊發獃,一抬頭見到母親領著如錦進來,高興地站起來,「大姐!」

著如錦的目晶晶亮亮的,有著崇拜的芒。

如錦笑著道,「好久沒見四妹了,四妹像是長高了!」

慕淑荇小聲道,「你胡說!前幾日不還到了嗎?」

那會兒與大姐一塊兒躲在了寧香堂的圍牆下,著耳朵聽良叔與大伯母的機鋒,真是又忐忑又快樂!

如錦悄然對著「噓」了一下。

這傻丫頭,聽長房伯母的壁角就該低調,若是母親知道了,定時要一頓責罰的!

果然,氏擰起了眉頭,「你不是說最近整日都在家中綉報春圖嗎?什麼時候竟見著了你大姐了?」

慕淑荇連忙了回來,「我是說,我做夢的時候夢見我大姐了!」

如錦笑著幫忙打哈哈,「二嬸不是說有事要做?時辰不早了,不如咱們便開始吧?」

故意挽起個袖子,「二嬸要安排什麼活給我?」

氏假裝沒看出們小姐妹的相互遮掩,笑著道,「到了年節要給各家親戚送禮,以往這事兒我從未經過手,不知道該是個什麼度。你幫我查查往年都是什麼例吧?」

送年禮這事兒,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卻很有些講究。

了不好,送多了也不行。

初初經手,不知道以往慣例,只能按著過去的例子來,可是周氏這筆帳記得糊塗,東一筆西一筆,竟然沒將這些年節禮都單獨冊,還得從過往的賬冊里翻。

如錦笑著道,「我說,二嬸這賬冊也不必翻,周氏送禮,自然有自己的喜好,多半會偏著自己的娘家人。」

頓了頓,「二嬸看看今年可有人家已經先行送了年禮過來的?」

氏連忙點頭,「有!安慶伯府的年禮已經送了過來。」

想了想,「安慶伯府與咱們家沒有姻親,也稱不上世,算是一般的年禮來往。只不過他們家的慣例,總是要比別家早一些。」

如錦便笑了起來,「那就比著安慶伯府的年禮來。若是姻親或者世,再格外加一些便是了。」

所謂禮尚往來,都是有來有往,有進有出的。

安慶伯府與臨安侯府的關係普通,這便是最好的參照了。

他們家送過來的禮,便該當等同於慕家送出去的。

氏想了想,頓時笑了起來,「是了!既然找不著咱們府上的出賬,那便不找了。就比著安慶伯府的來!」

看了如錦一眼,「大小姐的字好,要不然就勞煩你幫我謄一下單子,重新記錄個冊子?」

「那有何難的?二嬸別同我客氣,有事只管吩咐便!」

如錦坐下來,一份份地謄著單子,寫到下一張時,卻猛然皺了皺眉。

抬起頭,問道,「二嬸,我們家還與蘇太傅家有來往?」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