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齊齊看向韓攸寧。
韓攸寧道,“不出意外,那幅《秋山圖》是我小時候賣掉的。”
眾人齊齊嘆世事奇妙。
“不知王妃那幅畫賣了多銀子?”
張老二是生意人,忍不住出言打聽第一手材料,以后設法求王妃賣畫時也好有個參考。
王妃有這麼多字畫,既然以前能賣,現在自然也賣得。自己在之前的基礎上多加些銀子便是,哪怕出雙倍的價錢也行吶。
只要他能買到玄智大師的字畫,且源源不絕,他在字畫圈的地位便穩了。
韓攸寧道,“一兩銀子。”
張家父子三人齊齊瞪大了眼睛,“一兩銀子?”
韓攸寧點頭,“嗯。那日我和六哥跑出去玩,上的銀子花了,恰巧那里離滄源山不遠,我們便上山去師父禪房拿了幾幅畫賣了。一兩銀子一幅,頗不好賣,我說是真品,他們都沒人肯信。”
父子三人角直。
一兩銀子一幅,誰敢信那是真品!
玄智大師的畫沒個幾萬兩銀子都買不下來!
趙承淵忽而想起有一回的六月他見到攸寧,便跟他高興地顯擺,“神仙哥哥,我昨日做了個大買賣!”
他并未將這小丫頭的“大買賣”放在心上,翻看著佛經漫不經心問,“什麼大買賣?”
“我替師父賣了十幅字畫,得了十兩銀子,分給師父五兩,師父還夸我孝順呢!”
他許久都緩不過神來。
趙承淵看韓攸寧頗淡然地喝著花茶,并未將這件事放在心上懊悔,倒是那父子三人在那里痛心疾首。
趙承淵道,“我記得你曾講過,你替玄智大師賣了十幅字畫,幫他賺錢養家,可是那一回?”
韓攸寧放下琉璃杯,搖了搖頭,“不是那回。那是第二回的事了。”
張老二:……
他艱難道,“玄智大師的字畫在世面上出現的不多,據草民所知總共有三十幅左右。這麼說來,其中有半數是王妃您賣的?”
韓攸寧想了想,“確切說,是大半。”
張老二:……
老院使捶頓足,懊悔那一年沒去襄平府撿寶貝!
韓攸寧道,“這山圖實際上一共有四幅,還有冬山圖和夏山圖。另外兩幅在不在這缸里不好說,你們可以翻翻看。”
之所以記得清楚,是因為當初師父他老人家畫這些畫時,被好一頓挖苦。覺得師父摁著一座山畫,連角度都不換換,委實是省懶得很。
所以當初那副《秋山圖》賣的時候頗為沒底氣,總覺得賣一兩銀子頗對不起人家。正打算給個優惠,那人扔下銀子就跑了,為此還愧疚了很久,埋怨了師父好些日子。
如今想來,還是自己太不把師父他老人家當回事了,師父背后暗罵“小孽徒”倒也不算冤枉了。
不過這些,還是不要對他們講了,免得老院使承不住。
韓攸寧話音剛落,父子三人便面狂喜,圍著字畫缸小心翼翼翻找起來。
韓攸寧頗有些看不懂。
趙承淵在一旁解釋,“這字畫古玩套的珍稀難得,比起單品價值倍增,更有收藏價值。”
“噢。”韓攸寧無所謂道,“反正也湊不齊了,秋山圖不是在皇上那里嗎?”
“知道去便好。”趙承淵又道,“若我猜的沒錯,那秋山圖應該是在皇后那里。”
韓攸寧驚訝道,“原來我和皇后還有如此淵源,我賣的畫兜兜轉轉去了那里。”
趙承淵道,“出耕讀世家,想必是頗喜字畫。”
提起皇后,韓攸寧又想起坤寧宮外的那驚鴻一瞥。皇后當真是儀萬千,讓人觀之親切。也難怪趙承淵對丁皇后的評價頗高。
忽而,韓攸寧想起一件事來。
頓時有些心虛,問道,“王爺可見著秋山圖了?”
趙承淵點頭,“見著了。”
韓攸寧傾靠近他那邊一些,低聲問,“那畫你沒看出什麼不妥來?”
趙承淵疑,“不妥?”看心虛的模樣,他問道,“你可是又搗了?”
韓攸寧見他這反應,便知無不妥,松了一口氣,“沒事,沒事。”
--
坤寧宮。
書房里,皇后一襲素站在一面墻前,墻上掛著七八幅字畫。
輕咳了兩聲。
麥冬快步走過來,“皇后娘娘,您可是寒了?”
皇后緩緩搖頭,“這屋里本已經有地龍,哪里需要這麼多炭盆了,炭氣太重了,你只需撤走幾個炭盆就好。”
“是。”
麥冬應下,端走兩個炭盆放到殿外廊下。
但剩下的那幾個,卻不肯再搬走了,“皇上說這幾日連降大雪,天氣冷,得注意些別得了風寒。”
若都搬走了,皇后若得了風寒,恐怕便活不了。
皇后不說話了,只抬頭欣賞畫。
麥冬知道,通常只要說是皇上說的,皇后便不會再反駁。覺皇后這不是怕皇上,倒似是不愿多費口舌做無謂爭執。
見皇后沒再有吩咐,為皇后倒上一盞花茶,便立在一旁候著。
皇后似發現了什麼,走近了一幅畫,著畫心的一角。
許是前幾日,這幾日又太干燥的緣故,這一角的包邊綾掙開了。
“麥冬,你去取些面和清水來。”
麥冬略有遲疑,“皇后要做什麼,吩咐奴婢來做便好。”
皇后輕笑了笑,“只是有幅畫的包邊開了,本宮調個漿水粘上就好。你可會?”
修補字畫,麥冬自然是不會的。
這等小事,皇后喜歡親力親為,很麻煩旁人,更別說將東西拿出宮去麻煩外面的宮人匠人了。
麥冬以前以為皇后是喜歡自己做事,后來才發現,皇后是不想連累旁人喪命。
但凡為皇后做事的,一旦有何閃失,甚至沒有緣由的,人就或被賜死了,或者消失不見了。
皇后什麼都不說,但似乎什麼都明白。
麥冬激皇后的仁善,方得活這麼久。
恭聲應下,快步出殿房,去一旁的偏殿。偏殿里設有小廚房。
皇后將那幅畫從墻上取下來,放到書案上鋪平。
這是一副《秋山圖》,圖中層巒疊嶂,秋濃郁,古樹掩映下,一座寺廟若若現。
著那寺廟的檐角出神。
忽而,似發現了什麼,俯下去,手掀開檐角旁那開裂的包邊綾。
沐羨之穿成了沈相爺家多病,從小養在山上道觀里的二小姐。彼時沈相夫妻剛去世,面對龐大的產業,親戚們虎視眈眈。性格軟弱的長姐被欺負得臥病在床,半死不活。要面子好強的三妹被退了婚…
作為29世紀的末世戰神,慕雲歡穿到大宋國慕家的煞星身上,爹不親娘早死,被庶女姨娘欺負,她輕而易舉地虐渣打臉,她定要活出一片新的天地。 誰知道,隨手撿的一個病秧子,竟是傳聞中最為神秘暴戾的定北侯! 沈離夜纏上了一個高冷的女子,為了留在她身邊,日日...
八年前,常晚雲在戰亂中被一名白衣少年救下,她望著眼前的少年,俊美,有錢,當場決定我可以; 八年後,常晚雲終於知道了少年的身份。 當朝皇帝的九皇子,裴淵。 重新見面,晚雲作為醫聖唯一的女弟子,來到裴淵身旁為他療傷,阿兄長阿兄短。 裴淵日理萬機,只想將她送走,甚至當起了紅娘。 豈料趕人一時爽,追人火葬場。 晚雲冷笑。 憑本事踹的白月光,為什麼還要吃回去?
太子蕭宴祈戰功赫赫,城府極深。 他冷心冷情,最是厭惡諂媚心機之人接近。 近日,東宮裏新來的小宮女阿蓁,仙姿玉色,嬌俏柔媚,事事殷勤。 太子只覺得目的不純。 日子久了,他發現這小宮女雖有獻媚之心,卻是個笨蛋美人。 留着在身邊賞心悅目也成。 誰料,這一留,就留到了心尖上。 小姑娘笨笨的,他手把手教她琴棋書畫。 小姑娘是個財迷,練完字,他獎釵環首飾,背完書,他賞黃金百兩。 小姑娘愛漂亮,江南蜀地上貢的最好的綾羅綢緞,他先送去給她做衣裳。 —— 阿蓁是個實心眼的傻丫頭,卻傻人有傻福。 幼時遭逢戰亂,因長得玉雪可愛,險些被敵兵玷污,幸得一個將士哥哥將她及時救下。 之後戰亂連年,民不聊生。 她卻稀裏糊塗進宮做了宮女,雖是爲奴爲婢,卻也吃穿不愁。 後來在宮中,還遇到了當年那位將士哥哥。 阿蓁又驚又喜,原來哥哥竟是戰功赫赫的太子殿下! 阿蓁感念太子的大恩大德。 她盡心盡力伺候,攢着賞賜做嫁妝。 想着出宮後,定要找個和太子一樣俊俏的郎君嫁。 蕭宴祈無意中知曉後大發雷霆,陰沉着臉沒收了她的‘嫁妝’。 他將人圈在懷裏,沉聲威脅:“敢嫁給別人,孤就把你關起來!” 小姑娘嚇得淚珠大顆滾落。 蕭宴祈又沒骨氣地用自己的衣袖去給人擦。 “傻丫頭,哭什麼?孤收了你的嫁妝,你嫁給孤不就成了?” 太子輕聲誘哄道:“蓁蓁,嫁給哥哥好不好?” —— 定南侯失散多年的小女兒找回來了。 小娘子生得香嬌玉嫩,玉軟花柔,且乖巧討喜,京中不少貴婦人見了,都明示暗示,想討回家做兒媳婦。 賞花宴上,王府世子侯府公子更是對小娘子一見傾心,紛紛圍着獻殷勤,又是送稀世珍寶,又是送祕製糕點。 太子匆匆趕來,將人護在身後,黑着臉沉聲道:“孤養的太子妃,什麼好東西沒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