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的游記陸陸續續了上去。
三年級以下的小蘿卜頭們寫的往往還帶點拼音,老師們有時看見奇怪的拼寫,得想好半天這到底是什麼字。
三年級以上的大孩子們就好多了,雖然也有不流水賬,但五六年級的游記,竟然也出來了幾篇還不錯的。
辦公室,語文老師對著一個作文本上娟秀的字跡讀了半天,繼而出會心一笑,招呼同事們,“我們班上的菲菲寫的游記真不錯,你們瞧瞧?”
薄薄的作文本在幾個老師之間傳來傳去,時不時驚訝地說一聲,“哎?真不錯啊,這個排比句用得好。”
“景描寫很到位。”
“我最喜歡的還是這種樸素的,語言并不華麗,甚至還有些稚,但真意切……”
“有思想啊!”老師慨道。
只見那作文本上,幾乎是從頭到尾被老師用紅筆勾勒起來,一條條紅的波浪線甚至是大大的嘆號彰顯出老師們的驚嘆。
菲菲寫到竹溪村的風景,看到了快要落完的桃花,看到了剛剛綻開的梨花,也寫到隔壁桌小弟弟摘了一個青番茄,沒能吃到本來要哭,最后卻學到了知識,破涕而笑。這些在結尾,都升華了一種悟:
【正如花朵在四季更替中盛開,掉落,人類也在日月轉中長,老去。小弟弟從阿姨那里學到了新的知識,這種傳承,就像是梨花取代桃花接著盛開,我們就在這樣一代代的傳承中努力前行著,人們的知識也在這樣一代代口耳相傳中積累更替著。】
老師們看了都嘖嘖稱奇,其他人寫的都是流水賬,三四句話就能概括:風景好看,飯菜好吃,真好玩兒,下次有機會我還去。
但是菲菲這篇文章,就能悟出來什麼道理!
有老師欣賞了半天,忽而提議道,“要不投稿試試吧?”
其他老師一愣,欣然同意。
“不錯,這篇作文再好好修改一下,可以投到報紙上試試。”
“縣城里的《年文摘》也不錯!”
正好有課代表來辦公室報作業,語文老師把他喊住,“課代表,來,幫忙把菲菲喊過來一趟。”
.
鎮子上的驚喜還在醞釀,竹溪村的大家已經會到發展旅游的好了。
大幾百人來游玩一趟,中午一頓飯二十五元,參觀游覽三十元,摘菜三十五元,總共九十塊錢,再乘以這大幾百人,就是大幾千塊錢了!
雖然平分到四十戶人家上不多,也就兩百左右,但是這才一天呀。要是以后人多了,一天準不只是這麼點兒。
而且他們還有些額外的收益,比如村口開的小賣部,再比如有老師干脆一起買走的地道農家菜、鴨魚……
有老師看見竹編工藝品,問起來有沒有干凈的,才做好的,他們都深恨自己做的準備還不夠。
過去編的那些都自己用了,誰想到來這里玩兒的人還會想買呢!
也有老師吃了菜,想買些榨菜帶回去。可是村子里這會兒還是沒有多,竹笙之前有過這個念頭,但是現在還腌制著在,沒有玻璃瓶包裝,只是村民家里自己用大大的甕封存的,帶都不好帶,只能作罷。
還有老師問起來這邊能不能留宿,以后說不準帶朋友來晚上住幾天,大家才發現村子里還了些住宿的地方,自己家里都還沒把空屋子收拾出來呢!
至于老師們最興趣的兩種房屋,一個就是竹笙的竹屋,坐落在半山腰或者山頂上,往外看風景極好,竹林、云海、懸崖,走一小段就能看見山下面村子里大片大片的農田菜地;另一種就是村子里古樸的宅院,有那麼幾家祖上富過的,家宅像是電視劇中一樣,里面還有小池塘和回廊。
奈何,竹笙的房屋是留給員工住的,不大樂意接待游客。
下面的大宅院,家里都有些老人,也不愿意把自己家打開做生意。
村長了解到之后有些發愁,這真是,想做這個生意的,游客不一定看得上這種房子,游客喜歡的房子,屋主又不想做這個生意。
竹笙想了想,對村長提議道,“如果以后游客多的話,要不我們直接建一棟客棧吧?三叔會造竹屋,建個大點兒的或者多建幾間做客棧肯定沒問題。”
可是村長又難免有些猶豫,“以后會有那麼多人嗎?”
把自己家里的空房間收拾出來,和重新建一棟屋子可不一樣。
前者只是費個打掃的功夫,愿意和游客共一部分空間,后者可就得花不錢了,還需要有人看守。
竹笙笑瞇瞇說道,“那就合作社出資,作為合作社的資產怎麼樣?員工也可以是合作社的。至于游客,我們可以和旅行社談好這條線路,肯定會有的。”
村長點點頭,“行,那就之后建!”
這回要建造的房屋更大,需要的竹子更多,就不可能是竹笙和張大年提前理好竹子好建造了,一切都得按照流程,上山砍些竹子,理好了再接著建造,說也得好幾個月。
剛好,在這之前游客也不會有那麼多,真有想住宿的在村子里住就足夠了。
竹笙繼而又提起另一件事,“村長,我們村子是不是可以開個專門的小店,方便游客購買東西帶走?”
以這次的學校師生春游為例,有提出想買蔬菜的,想買榨菜的,想買竹編手工藝品的……
這還只是他們接過的,其他沒接到的,說不定還有!
連合作社的網店,把一些東西放上去都有不人買,那游客來這里看到實了會不心嗎?
村長一想,確實是這個道理。
可是放哪里呢?
“之前收拾出來的兩間屋子,我覺得就可以。”
竹笙指的是之前村長原本打算用來做飯店的,因為中心小學師生來的太多,最后變搬桌椅出來了,最后沒有用上。
可是現在用來放這些東西,就剛好了。
村長點點頭,“那就也給合作社運作吧,合作社從村民手中收東西,放在那里統一售賣。”
大家晚上閑了的時候就可以做點,也不用自己拿出來賣,還方便些。
“那我之后召開社員大會通知下去。”竹笙說道。
還是合作社來收,諸如榨菜就可以再購買玻璃瓶之類的進行簡單加工理了。
.
五月底,《年文摘》當月第四期刊發。
年文摘上多是一些文、故事、作文素材之類的,是專門給青年看的讀,在青年中還很歡迎,不老師也會推薦學生有時間可以閱讀。
米佳航是竹縣初三的學生,眼看著中考沒多久了,他最近也開始看《年文摘》之類的東西,補充作文素材之余稍作放松。
這一期《年文摘》上出現了一篇竹溪游記,他好奇地翻了下去。
“……竹溪村是隸屬于竹縣竹山鎮下面的一個村落。春季,正是花開的季節,我們來到竹溪村的路上……”
前面的景描寫他興趣不大,隨意往后翻著,但是眼睛快速往下掃過幾行,就看到了這些他沒見過的東西。
“……我們被帶著進菜園,看見了各蔬菜,可以親手采摘……”
“……溪水里的魚兒靈活極了……山上的也非常活潑……”
“我們摘下來的菜被放鍋中烹飪,再次回到我們面前……”
米佳航快速從中挑出了自己喜歡的字眼:上山,下河,狗,摘菜釣魚吃飯!
要是地方遠,他也就看看。
可是開篇就寫明了地址,就在竹縣下面!
這麼近的距離,原來鄉下有這麼多好玩兒的嗎?
傍晚放學回家,米佳航就開始和父母說起這些,雙眼亮晶晶的,“爸媽,你們去過竹溪村嗎?那里是不是很好玩兒?”
……
不只是《年文摘》,連中心小學的老師都沒想到,投稿到本地報紙上的也過了。
竹溪村這個悉的名字被大家看見的時候,年前的綜藝、竹溪菜這些相關聯的東西很快讓他們回想起來:“哦,原來是那個竹溪村!”
“哎?現在都可以去玩兒了?”
“周末要不去試試?”
這麼近的距離,看文章上寫的,既有桃花、梨花,還可以驗采摘,有地道的農家菜,可以釣魚,而且還能教育孩子!
不家長是農村長大的,一想到自己孩子就在城市里長大,竟然連蔬菜那些都不認識,頓時覺得應該帶孩子見識見識。
怎麼能連這些基礎知識都不懂呢!
阮素是被抱錯的真千金,回到親生父母身邊,卻是要代替假千金嫁給一個植物人。 假千金重生歸來,她知道前世季明崇一直沒醒過來,而且沒多久后季家就會破產,于是她設計將與季家的婚約推給了阮素。 她等著阮素被惡婆婆磋磨,結果人家婆媳親如母女。 她等著阮素守一輩子活寡,結果季明崇醒了。 她等著阮素窮困潦倒為生活奔波,結果季明崇咸魚翻身,成了所有人都仰望的大佬。 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 ** 沒有人知道,季明崇車禍昏迷的這五年里,快穿了無數個世界,在殘酷的末世廝殺,在等級森嚴的古代出人頭地,終于練得一身技能,退休后他回到原來的世界, 卻被告知有了一個妻子。 剛開始,他媽說:“素素是個好女孩,你要對她好一點。” 他說:“我們沒領證,我可以把她當妹妹。” 后來,他媽說:“你那個朋友,我看著跟素素挺般配,要不……恩?” 阮素一開始嫁給季明崇是為了報恩,等到他蘇醒,看著他越來越強大,她覺得是時候離開了。 結果季明崇在找到她的那個夜晚,卑微的抓住她不放,聲音喑啞:“…別離開我。”
蘇涼穿越後,嫁給同一個男人,三次。 第一次,只是交易。 第二次,還是交易。 第三次,又是…… “事不過三,我們假戲真做吧。”顧泠說。 【女主視角】 軍醫穿越,成了被豺狼親戚害死的苦命村姑。 報仇雪恨之後,無處可去,便跟美男相公搭伙過日子。 相公是個神棍,字面意思。 日子過得那叫一個風生水起,跌宕起伏,伏伏伏伏…… “要不,散伙吧?”蘇涼認真提議。 美男說,“下輩子再說。” 【男主視角】 天生特殊能力,讓他選擇離群索居。 從來都是讓身邊的人離開,第一次開口挽留的人,就是她。 顧泠覺得他和蘇涼天生一對,注定要在一起。 有人反對? 他一直在救人,偶爾殺幾個也無妨。 【霸氣睿智成長型穿越女主vs仙氣地氣並存異能男主】
厲王此人生平有三厭,一厭狗,二厭邊疆匈奴人,三厭洛家小姐也就是他的王妃洛云覓。穿越來第一日,她被他打腫了臉。穿越來第二日,她被他打斷了腿。洛云覓發誓,此生她和墨君厲水火不容,勢不兩立。某夜,厲王在房門外拍著門板:“好娘子,心肝兒,為夫錯了,只要讓我進房,任憑你懲罰。” 洛云覓嬌俏的聲音傳出來:“先把自己的狗腿打斷!”無恥厲王牽著小包子再次敲門,“娘子,太血腥暴力了不好,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洛云覓氣青了臉,當初打斷她腿的時候怎麼就不覺得血腥暴力了?
《快穿之大佬又瘋了》修鍊狂魔南鳶拐了一隻神獸,助她穿梭於三千世界,收集信仰之力。向來只殺人不救人的南鳶,從此洗心革面,做起了好人。可惜,好人難當。當成兒子來養的小怪胎搖身一變成了魔域大佬,發瘋地想圈養她?恐女自閉癥晚期的便宜夫君突然不恐女不自閉了,發瘋地纏著她生娃娃?就連隨手撿個死物,都能變成果體美男躺床上,陰測測地求負責?後來南鳶啥都不想養了,一心只跟男主battle。結果,男主他、他也瘋了。……南鳶面無表情:「大佬,你身上的氣息熟悉得讓人討厭。」大佬波瀾不驚:「我的世界給你。你,給我。」
死在喪屍潮裡的蘇袂,被孩子的哭聲吵醒,甫一睜眼,便被人遞來了枚軍功章和一聲沉痛的「節哀! ” 在黃沙漫天的末世吃了霉變食物多年的蘇袂,乍然看到漫山的青綠,清澈流淌的溪流,和隔壁海島墾荒隊不時送來的魚蝦、黑山羊、海鴨蛋,覺得遵守原主留下的遺願,幫她養大兩個孩子不要太值! 趙恪帶著戰友的軍功章從邊境浴血歸來,收到妻子從瀘市發來的一封離婚電報。 帶著疑惑回家,往日溫柔善良的妻子,陡然變了模樣。 辦理了離婚手續,背著被人打瘸了右腿的長子,抱著剛滿一歲的次子歸隊...... 趙恪覺得當務之急,他應該先找個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