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我見探花多嬌媚 第四百八十四章替我算一卦

《我見探花多嬌媚》 第四百八十四章替我算一卦

 “七爺!”

 阿硯走到靖寶邊,看到靖寶角的水泡,眉頭輕輕皺起來。

 “剛剛得到消息,昊王已經在京郊整頓駐扎,明日等皇帝宣召,帶兵京。”

 靖寶眼皮也沒,心里卻翻了好幾個個兒。

 昊王等宣召,顧長平不需要,他會今晚便趕回京中,還是明日與昊王一道進京?

 事絕對不會像高人分析的那樣,昊王無奈之下要出兵權了,同意削藩,必定是緩兵之計。

 可這個兵如何緩呢?

 后招是什麼?

 不知道是換季還是急的,靖寶覺自己鼻子里呼出的氣,都是熱的,已經上火好幾天了。

 “爺,要不要我出京探一探?”阿硯見不得七爺急。

 “不用!”

 靖寶輕輕一笑,收攏了掌心,道:“他若有事,定會送訊讓我知曉;沒訊來,就表示一切都妥。”

 “那爺早點睡。”

 “我再坐坐,你去歇著吧!”

 “我陪著爺!”

 阿硯轉走出書房,在門口找了把竹椅子坐下,剛坐穩,突然有個黑影從天而降。

 “誰?”

 “我!”

 是高人的侍衛小九。

 小九上前低聲道:“剛剛得到消息,二十二衛中的四衛包圍了昊王駐軍。還有,半個時辰前紀剛奉召進宮,回到錦衛后,命錦衛所有人在北城門布防。我家爺讓我來會吱七爺一聲。”

Advertisement

 阿硯忙抱了抱拳,“多謝,我這就去告訴七爺。”

 門吱呀一聲打開,靖寶神復雜的站在門口。

 那天拉住高朝,向他打聽京中安排,但高朝不過是錦衛的五品鎮,這些機要,還無法知曉。

 無奈之下,靖寶只得退而求其次,請他在能力范圍,傳些消息給

 無論如何錦衛的耳報,總比要強,要快。

 “我聽到了,替我謝謝你家爺。”

 “小的告退。”

 小九腳下一點,人已在墻上。

 “真的要手了嗎?”

 這話著靖寶的嚨吐出來,每吐出一個字,都刀子似的劃著嗓子,“先生可有破解之法?”

 阿硯回答不出來,只是愣愣的看著自家七爺。

 “去把阿蠻過來。”

 “爺做什麼?”

 靖寶緩緩吐出口氣,“替我算上一卦。”

 阿硯:“……”

 ……

 駐軍之,燈火通明。

 主帳里,氣氛冷得像冰窟窿。

 昊王與同行的謀臣將士們,一個個都沉著臉不說話。

 明日進宮,今晚四衛就將駐地包圍,皇帝釋放出來的信號十分的強烈,他甚至沒有等得及昊王進宮。

 李君羨極疾言厲,但此刻,他的臉沉的能滴出水來。

 “王爺,實在不行就退后一步吧!”

 說話的是昊王府的長史葛誠,這人跟著李君羨在北府生活了近十年,“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眼下保著命要。”

 李君羨冷冷看他一眼,隨即目一掃,“你們呢,什麼意見?”

 眾人你看我,我看你,有說退一步出兵權的,也有說趕逃回封地的。

 一時間,主帳里議論聲紛紛,吵得李君羨腦仁疼。

 這時,有侍衛掀帳進來,走到李君羨耳邊低語幾句,李君羨甩下一眾人,徑自離去。

 眾人面面相覷,都不知道外頭發生了什麼事。

 葛誠喝多了茶,腹中漲鼓鼓的要小解,趁這機會他也出了帳,向茅廁跑去。

 剛跑幾步,卻見一個悉的影,掀簾走進了顧長平的帳簾。

 ……

 “子懷我來,可有什麼應對之策?”

 顧長平指了指前面的椅子,示意李君羨坐下,又將一旁剛剛煮好的熱水沖茶碗中,一茶葉清香撲面而來。

 “明日你只帶妻兒正常京,五百兵馬留在駐地,宮后,見帝不必拜,只以叔侄之禮稱呼。”

 李君羨一口熱茶差點噴出來,“這不是給他殺我的借口?”

 “他真要了這個心,有沒有借口都會殺。”

 顧長平微微坐正了些,眼里閃過刀鋒,“他這一步棋走出來,那就意味著,他不想真正的殺你。”

 “為何?”

 顧長平眉間一道若有若無的褶皺,“十二郎手下兵馬強悍,長年駐守邊境抵外藩,若你,邊境無人接手,外藩侵那就是天大的事,牽一發而,他不值得冒這個險。這是其一。”

 “其二呢?”

 “寧王的自焚,已讓諸位藩王震驚,若一進京就將你拿下,必會讓諸藩王生出亡齒寒之,半壁河山都在藩王們的手中,這無異于反他們。他行事沒那麼激進。這是其二。”

 “還有其三?”

 “其三,十二郎是叔,他是侄,天下百姓都眼睜睜地看著呢。連寧王自焚他都掩人耳目,可見心中是怕的!”

 顧長平似乎笑了一下,“明日我讓你以叔侄之禮見他,是要讓他覺得你有所持,從而產生忌憚。”

 李君羨默不作聲地看著他,心中思量這話里的每個字。

 “十二,削藩是他的心病。”

 顧長平幫他把茶盅添滿,“他這麼急吼吼的行事,只為施,你沉不住氣,那他就贏了;你只有沉住了氣,才能他自陣腳。”

 李君羨端著茶沉須臾,隨即一口飲盡,干脆道:“就按你的話去做。”

 “我提醒你一句!”

 顧長平手肘撐著案幾,半個子傾過去,耳語道:“今晚與下屬同飲,召王妃侍寢,外頭的風風雨雨與你無關。”

 ……

 一夜,京中、駐地俱都風平浪靜。

 夜半的雷陣雨,擋不住六月的酷暑。

 是日寅時,天剛微微亮。

 李君羨便蹬鐙上馬,后是輛馬車,車里坐著王妃及兩個子,隨行文騎馬跟。

 顧長平騎馬晃晃悠悠地走在最末尾,他不過是個奉旨送信的人,無人注意到他。

 走了許久,旭日東升,氣溫驟然熱起來,面前便到風波亭。

 齊林不在,他只能拿袖拭汗,余下意識的掃過亭中,腦子“嗡”的一下就大了,只覺心口狂跳,脊椎發麻。

 那人一,未戴冠,頭發束起,只用一只木簪子定住,正勾起角向他看過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