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現代言情 蔓蔓婚路 第1145章 重生之路平安傳訊(4)

《蔓蔓婚路》 第1145章 重生之路平安傳訊(4)

 ……

 這一年九月來臨的時候,小妙玉跑來告訴師姑一件事,“師姑。師太說我要下山去念書了。”

 瞧著小妙玉,一張雕玉琢的臉龐半是明半是憂郁,笑問,“你是高興,還是不高興?”

 “高興,也不高興……”小妙玉如此回答。

 似乎能夠明白小娃的高興,畢竟年紀尚淺,紅塵凡事對于而言充滿了向往,“為什麼不高興?”

 “我要是去念書了,就沒人來陪師姑說話了。”小妙玉癟著道。

 卻笑了,將的小手輕輕拉起許諾道,“師姑就在這里等著你回來。”

 小妙玉這才揚起笑臉,看著孩子純真的樣子,突然腦海里浮現起另一張同樣純真的臉龐,“小寶也該開學了……”

 “師姑,小寶是誰?”這是小妙玉初次聽聞,機靈又說,“我知道了,小寶是師姑的孩子!”

 有些愕然,而后笑道,“你怎麼什麼都知道?佛祖告訴我的?”

 “是我聽到師姑說有孩子的……”小妙玉如實說。又是問道,“師姑,小寶小施主也要念書?”

 “當然。”

 “小施主是男施主還是施主?”

 “和你不一樣。”

 “那就不能來庵堂里住下了。”小妙玉到有些憾,愈發好奇追問,“他長得像師姑一樣好看嗎?”

Advertisement

 長得好看嗎……

 忽然之間,孩子的臉龐清楚映現,是一張雖然年,未曾完全張開的五

 卻是一雙英氣眸,兩道濃眉鬢,的的確確是一個世間有的年。

 其實單就相貌而言并不像,而是像極了那人……

 記憶回攏,向小妙玉,卻聽見孩子奪定道,“一定很好看!”

 這一刻,不再遮掩回避,微笑承認。

 ……

 九月來臨之后,小妙玉跟隨村里的村婦下山去念書。

 由于庵堂距離村落遙遠,所以每逢周一至周五都住在學校里。村子里的村民們十分淳樸,待小妙玉很好。等到周六一早,小妙玉立刻就往庵堂趕回。

 從小就在山野里打轉的孩子,走起路來毫不比大人們遜。路上不停歇走上半日多,午后就到了庵堂。

 小妙玉回到庵堂后,先是前往叩拜師太,再來就是立刻去見師姑。

 浮生塔,桌子上已經擺了小妙玉最吃的糕點。

 小妙玉捧著白糖糕,一邊走出古塔,秋日里師姑正坐在樹下看佛經。不出聲,只捧了白糖糕,就坐在古塔出口的門檻上,悄悄看上師姑一眼,又吃一口糕點。

 待吃完糕點,小妙玉抱著師太為親手制的書袋,也坐在院子里的石桌子前開始做作業。

 安安靜靜做了一會兒作業后,小妙玉忍不住開始咬筆頭。

 不經意間側目,看向小娃一眼,瞧見一臉認真卻又百思不得其解。輕輕走過去,來到旁問道,“怎麼了?”

 小妙玉終于氣餒道,“阿彌陀佛,師姑,這道數學題好難。”

 倒是讓怔了下。佛門清凈地,許久不曾聽聞這些,更何況是數學題。倒是會讓人覺有些格格不,但是眼前的小妙玉,正為此苦惱不已。

 低頭去瞧,只是一個簡單的算數,不過對于不曾念過兒園的小妙玉而言,或許是有些難了。

 手一指,指向作業本的題目,“換個方法想……”

 “……”小妙玉仔細聽著師姑講題,竟然一下就聽懂了,驚奇道,“師姑,我懂了!”

 立刻將題目答案解出寫在本子上,再一抬頭,小妙玉眼中滿是崇拜,“師姑,你的數學好好!”

 “……”笑了,手指輕輕一點桌面,“繼續做。”

 小妙玉點頭,而又坐回到樹下。

 這一次,小妙玉將數學題放下,又拿起了另外一本答題冊。結果中間的時候,又給懵了,不知道這個單詞怎麼念,試圖想要發聲,但是就是念不出。

 好不容易發出音,結果一道聲糾正,小妙玉驚奇,“師姑!你念的單詞和我們英文老師一樣好!”

 師姑只是在那兒微笑,小妙玉立刻捧起書本,奔到師姑邊去,“師姑,你教我念。”

 結果悠閑的周末午后,就了私人臨時教課。等到一節單詞全部讀通,小妙玉放心念道,“阿彌陀佛,等明天下山回了學校,小施主們不會笑我了。”

 拿起一柄羽扇,為小妙玉扇風。

 雖然秋日了,可天氣還帶著一余熱。

 “師姑,為什麼你什麼都會?”小妙玉又是興沖沖問道。“一定是師姑以前也經常教小寶施主是不是?”

 可是師姑卻說,“小寶從來不用我教。”

 小妙玉驚奇無比,有些沮喪念了一聲,“阿彌陀佛,我好笨。”

 笑了。

 學習完小妙玉就有些困了,在草地上方鋪陳的毯子上睡下,“師姑,你想小施主嗎?”

 小娃呢喃問著,眼睛一閉已經睡了過去。

 樹蔭落下薄薄的芒,抬起頭向那片晴空,那思念卻早已飛過天際。

 周而復始,直到落幕。

 ……

 很快,迎來了第三年--

 第三年春日,無憂師姑照舊被師太請來庵堂聆聽善男信的苦楚之事。

 這一日,庵堂來了一位相貌平平的男人,男人已過五旬。人生一大半日子都過去了,他用那樣寂寥的男聲道,“師太,我這一生過到今天,實在是太平淡了……”

 “沒什麼作為,也沒什麼本事。我沒有結婚也沒有兒,沒有過人也沒有恨過人……”男施主訴說著自己的前半生,竟然真如他所言平淡無奇如此平庸,更甚至是有些凄涼,“我多麼想,可以痛快一回,哪怕是恨一回也好……”

 幔帳后方,師太聆聽男施主的悲苦。

 亦是聽見了。

 那位男施主一直在問,“我這樣一個人,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又有什麼意思?”

 “貧尼也想問施主一個問題,這個世間為什麼會有這樣多的憾?”師太出聲詢問。

 男施主想了半天,卻也想不出一個原因,最后只得請教,“請師太告訴我。”

 “這是一個婆娑世界,婆娑既憾。沒有憾,給你再多幸福也不會會快樂。”師太微笑回道。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