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醫王 第七十章 慢慢找

《大唐醫王》 第七十章 慢慢找

“咕咚!”

聽了李元嘉的話之後,韓路忍不住用力的嚥了口吐沫,然後聲道:“大,大王,這……是不是太高了?那可是一千貫啊!”

在他看來,自家大王無疑是又一次的腦了……

咳咳!

雖然是大不敬,但是在韓路的心裡面,就是這樣想的!

稻種?

大唐北方雖然更喜歡吃粟米或者麪食,而且因爲距離實在是太過遙遠的緣故,稻米運到長安後價格昂貴,只有數人才能用得起,但是到了大王這個層面上,還不是想吃多就有多

最佳,味道最好的稻米,對韓王府也算個事兒?

所以作爲一位忠誠、老實的管家,韓路實在是想不明白,自家大王爲什麼非要讓人去找趾更南方的稻種,還開出了一千貫的重賞!

是因爲府庫中的銅錢太多,想要花點出去?

而看到管家一臉懵的樣子,李元嘉也懶得和他賣關子,直接就開口道:“韓路,你可知道南方稻穀幾月播種,幾月收穫,歷時幾個月?”

“這……大王恕罪,小的不知。”

楞了一下之後,韓路搖了搖頭。

他是純種的北方人,而且從小就沒有下過農田,就算後來當了王府的管事,現在更是實際上的管家,最多也就是知道大王名下有多土地,種了什麼作而已。對他而言,能知道粟米、小麥的農時就已經很不錯了,順便知道茶葉和棉花的播種與收穫,也足以應付自家大王,知道稻穀的做什麼?

Advertisement

對此李元嘉當然是心知肚明,所以一笑之後搖頭道:“一千貫買一種稻種,聽起來確實是高的,但是如果你知道我要找的是什麼稻種,就不會覺得一千貫多了……呵呵,事實上如果真的能找到我想要的稻種,別說一千貫,就是一萬貫都是千值萬值!”

“噝……”

聽了他的話之後,韓路還能怎麼表示?自然是一口冷氣進去,整個臉都變了!

一萬貫?!

只是爲了買一種稻穀的種子?

腦海中瞬間閃過幾個念頭之後,韓路低聲道:“大王,可是……可是那稻種有什麼特別之?是產量特別高麼?”

搖了搖頭,李元嘉笑眯眯的說道:“產量?呵呵,這我可不知道,而且我也不知道這種稻米種出來之後好吃不好吃。”

“啊?”

輕輕啊了一聲,韓路的臉上適時的出了疑

他沒有繼續追問下去,也因爲韓路知道就算自己不問,大王應該也會和他解釋一下,尤其是當自己擺出了疑不解,但是卻非常興趣的表之後。

跟着大王久了,韓路現在已經發現了這一點。

如果像父親當初那樣,只是覺得大王的決定是錯的,想要規勸一番,那麼最終的結果出了捱上一頓訓斥之外不會有別的。但是如果對大王所說之事有着濃厚的興趣,那麼一般況下他都會興致的給你解釋一番……

不管是否認同,至能明白大王爲何要那樣做了。

正是明白了李元嘉的這個習慣之後,韓路纔會讓自己的表、眼神充分的配合,果然一下子就挑起了他的解釋慾

“其他的都不重要,關鍵是這種稻穀的時間!”

眯着眼睛笑了笑之後,李元嘉耐心的給自己管家解釋道:“本王也是偶然在一本書上看到的,說是趾更南方的地方有一種稻穀,耐旱、耐澇,更重要的是從種下去到收穫只需要兩個月……也就是說,如果先種了這種稻穀,等到之後還可以種上一季晚稻……”

“噝……”

聽到這裡的時候,韓路哪裡還不明白李元嘉的意思?一口冷氣吸進去,臉瞬間大變:“大王,您……您的意思是說一年可以收穫兩季稻穀?!”

說出了這番話的同時,韓路覺得自己像是在聽神話故事。

一年兩季?

如果這是真的,豈不是說可以收穫雙倍的糧食?

而看到韓路臉上驚駭的表,李元嘉咧一笑,很能理解對方此時的想法——對於這個時代的中國人來說,一年兩季的概念確實太誇張了!

春播秋種,數千年的習慣啊。

千萬不要忘了,這是唐朝,一個徹徹底底的農業社會。

可以說整個國家和社會,以及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口,一輩子都圍着土地在轉悠;其他的人中大多數也是爲了土地服務,或者乾脆就是保護這些土地。而且因爲這年頭粟米等作的產量極低,一畝地下來不過幾十斤的緣故,普通百姓往往辛苦勞作一年還吃不飽肚子,苦不堪言。

對他們來說,什麼都比不上糧食重要!

如果知道了這世界上還有如此神奇的稻穀,可以讓他們一年種上兩季的話……

反正聳了聳肩之後,李元嘉輕笑道:“我剛纔說了,這都是在一本書上偶然看到的,是不是真的並不能確定。不過……如果是真的呢?用一千貫來試一下,就算是假的也不過損失一點錢而已,可如果是真的呢?”

連着聽到他說兩句“是真的呢?”,韓路覺得自己都要瘋了!

這樣的稻種,自己還嫌一千貫給的多了?

從始至終韓路都沒有懷疑過大王話裡的真假,因爲從當年的曲轅犁開始,到後面的玻璃、造紙、活字,以及天竺數字、棉花等等,凡是大王從書中看到,並且堅持去做的事,可曾有失敗的?

所以連着深吸了兩口氣之後,韓路立刻點頭道:“我明白了,大王,此事我會親自代下去的!”

如果是真的?

那可就是翻了天的大事了!

反正在韓路看來,如果自家大王真的能搞到這種稻種的話,那可是比曲轅犁、翻車等加起來還要大許多的功勞!

北方不說,江南道應該有很多地方可以種的吧?

看着不停變換臉的管家,李元嘉呵呵一笑,放下了心來。

還是那句話,這是唐朝!

想要提前幾百年從越南南方拿到占城稻的稻種,說實話還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除了上千貫的賞金之外,恐怕還需要很長時間的等待,就像當年的棉花種子一樣!

所以了一下脣之後,李元嘉開口吩咐道:“此時不急,就像當初找棉花種子一樣慢慢來就行……呵呵,不過你也別忘了,回頭派人去一趟江南,讓他們好好的打聽打聽……”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