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旁觀者清,羅公公說得不無道理,但燕帝正在盛怒之中,哪裏還聽得進去。
「能有什麼蹊蹺?一個前程盡廢的皇子,太子都不屑去他,誰還吃飽了撐著去算計他?指不定是被外面的風月迷了心竅,不知悔改,這逆子公然狎,朕看他是一輩子都不想再進朝堂了。」
燕帝對二皇子失至極,他要是潔自好,那些青樓子是如何進的寧王府?還被清流一派的員給撞見了。
羅公公見燕帝震怒,也不敢再多言,就怕說了什麼不該說了,老命不保。
然而,比燕帝更生氣的,是淑貴妃。
「宋楚辭那個賤人為什麼還不去死?殺個人而已,能多複雜?謝家養了那麼多的暗衛,都是廢嗎?」
謝家最大的勁敵就是楚辭和雲燼。
謝家剛算計了宋焦,就出二皇子狎的醜聞,要說不是楚辭的手筆,打死都不信。
因為長公主府和楚王府聯姻,燕帝有意重用二皇子,謝家為表誠意,才會對宋焦下手,就是想挫一挫楚辭的銳氣,可千算萬算,算不到這一局謝家又輸了,萬花樓被查封了不說,連二皇子也折了。
一個私德敗壞,屢教不改的皇子,早就被朝臣唾棄了,燕帝更不可能在這個節骨眼解了他的足,二皇子是真的廢了。
淑貴妃目眥裂的模樣看起來有點嚇人,謝嬤嬤屏退了宮人,奉上一盞熱茶:「隔牆有耳,娘娘慎言。」
淑貴妃氣壞了,又是在自己宮裏,哪裏還會有什麼顧忌:「毀我兒者,死!本宮不會讓好過的。」
謝嬤嬤勸道:「明安郡主風頭正盛,又有楚王府和長公主給撐腰,娘娘三思。」
淑貴妃冷哼:「長公主府又怎樣?連雲王府都亡在謝家手上,本宮用得著怕?」
謝嬤嬤沒有說話。
淑貴妃所有的依仗,都被楚辭毀了,如何能甘心?
謝家的人,生來就驕矜高傲,淑貴妃風了太久,都忘了要忍蟄伏。
謝嬤嬤知道無論說什麼,淑貴妃都不會聽的,乾脆問道:「娘娘打算怎麼做?」
淑貴妃著手指上戴著的護甲套,微微瞇起的眼睛裏狠意頓現:「除夕宮宴,本宮要死無葬之地。」
「可要和國公商議一下?」
「後宮是本宮的地盤,本宮就不信對付不了,這種小事就不用去勞煩兄長了。」
「可皇后......」
「那賤人要是死在宮宴上,正好一箭雙鵰,就算不能廢了皇后,可手裏的印就該是本宮的,後宮大權在本宮手裏,皇后不過是空有一個名頭罷了,太子一黨式微,皇兒就能捲土重來了。」
淑貴妃說著,出得意之,彷彿已經看到楚辭和皇后落敗的下場,卻忘了皇后不是鬥不過,只不過是收斂鋒芒,韜養晦罷了,畢竟,燕帝不會允許執掌整個後宮,沒有淑貴妃,也會是其他的妃子,與其與整個後宮為敵,不如將最蠢的那個推到風口浪尖之上。
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穿越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村姑。村姑就村姑吧!姑娘我只想過平凡日子,種種田,養養花。蝦米?爲情自殺?情郎死了,她卻被十里八鄉的人唾罵,天降掃帚星,斷子絕孫星,造孽剋夫星……連累父兄下獄,母妹受欺,還有一大堆極品親戚。這小日子可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容易!柴米油鹽,事事鬧心。窮鄉僻壤,觀念閉塞。沒有良田
死在喪屍潮裡的蘇袂,被孩子的哭聲吵醒,甫一睜眼,便被人遞來了枚軍功章和一聲沉痛的「節哀! ” 在黃沙漫天的末世吃了霉變食物多年的蘇袂,乍然看到漫山的青綠,清澈流淌的溪流,和隔壁海島墾荒隊不時送來的魚蝦、黑山羊、海鴨蛋,覺得遵守原主留下的遺願,幫她養大兩個孩子不要太值! 趙恪帶著戰友的軍功章從邊境浴血歸來,收到妻子從瀘市發來的一封離婚電報。 帶著疑惑回家,往日溫柔善良的妻子,陡然變了模樣。 辦理了離婚手續,背著被人打瘸了右腿的長子,抱著剛滿一歲的次子歸隊...... 趙恪覺得當務之急,他應該先找個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