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爺爺?玉凌約猜到了什麼。雖然如果是那位的話,爺爺的爺爺的爺爺恐怕都不符合它的輩分。
“十年啊……我覺我也就是打了個盹,剛剛應到你的道則之力才驚醒過來,小夢都已經領悟原初道則了?”那個蒼老的聲音又道。
“仰賴于本元經前輩和石爺爺的幫助,僥幸而已。”云夢蝶道。
果然,本元經不在跟前,的稱呼瞬間就正常了……
“屬于你的便是你的,我們不過是提供一個契機。”蒼老的聲音很溫和地道。
只見幾束芒從海下折而出,在半空中匯聚在一起,幻化出一個虛幻的海投影,它通寶流轉,大概只比年人的掌稍稍大一些,顯得小巧玲瓏。
那海慢吞吞地挪過來,好似以虛空為海,游得舒然自在。
看樣子這便是那位度過了萬年歲月的石壽了,相當于元靈族守護一般的存在。
等到它逐漸靠近了,玉凌才發現它與普通的海有一明顯的不同。
面前迷你的石壽背部有著非常復雜玄奧的紋脈,乍一看跟哈瓜表皮的紋路一樣,雜得毫無章法,但它又有某種奇異的,玉凌的目一落上去,許久都無法挪開。
“這個年輕人……跟你很相像。”石壽似乎也不介意玉凌盯著它看,仍然平靜地懸浮在半空中。
“是我的孩子,玉凌,本來我還有一個兒,但一時半會兒是不能回來這里了。”云夢蝶道。
“是覺醒了玄靈族脈的那個孩兒?”石壽緩緩地嘆息一聲,“當年的事,我還有點印象,恐怕整個道宇星系都容不得,待遠一點也好。”
玉凌好不容易將目從背上收回來,歉然道:“見過石前輩,晚輩失禮了。”
“好孩子,我不講究人族的那些禮節,沒必要。我平日里就很懶,能不彈呢,就不彈。”石壽的聲音很和,像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倒是看了這一會兒,你看出什麼了嗎?”
“這些紋路,是前輩的道韻?但是我又覺……很龐雜。”玉凌想了想,不知道該怎麼表述最好。
“年輕人很有眼力啊,你應該猜到了……這些道韻,只有極的一部分是屬于我的。”
石壽和藹地道:“我族有一個天賦就是記錄道韻,算下來,似乎有幾萬人在我這里留下過印記了,他們之中絕大部分都已隕滅,不過他們的道仍由我保存著,等待著有緣人的到來。”
玉凌瞬間明悟,石壽的背,就相當于是一個道韻的收藏館和展覽館,而且其數量只會增加不會減,直到哪一天石壽壽元終竭,這些道韻才會跟著一同消逝。
可以說,它足足承載了幾萬種不同的傳承,本就是這世間最珍貴的寶藏。
“歷史的見證者,傳承的記錄者,都是大道賦予石壽一族的使命。”
云夢蝶輕嘆道:“可惜,正是因為這樣獨特的天賦能力,給它們帶來了災禍,那時候的修者肆意搜捕石壽,有的想將它們圈起來,只為自己的宗門或家族服務,有的人貪圖石壽背上已有的道韻,想將它們抓起來慢慢參悟。石壽一族數量本就不多,經歷了多年的腥風雨之后,似乎只剩下石爺爺了。”
玉凌完全可以想見那時的形,相較而言,元靈族和面前這位石壽簽訂互惠互利的契約,還算是比較溫和的態度了。當然,這多半是因為這只石壽本來實力就很強,真打起來元靈族也占不到什麼便宜。
“應該還有別的同族,只是他們不敢再面了。”石壽平靜地道。
這按理說是很令人傷的事,但石壽依然沒有太大的緒波。
不是不在乎,而是這數萬年來,它看過的人世浮沉實在是太多太多了,連盛極一時的玄靈族都一朝隕滅,又有什麼看不開的。
“年輕人,要留下你的道韻嗎?”石壽又道。
玉凌猶豫了一下道:“我現在的修為,恐怕還不夠格吧?”
“那有什麼,我這里留有很多合道修者的道韻,你好歹也是真道境了。等你以后境界更上一層,隨時可以來替換。”石壽道。
“也好,敢問這是前輩的分還是投影?”玉凌問道。
“如果你覺得分比較好理解的話,可以這麼認為,不過這一定程度上相當于我的本,兩者是相通的。”
玉凌不再多問,他默默地運起大循環,出食指,在背上輕輕畫了一個圓。
芒一閃后,這道圓便緩緩地融殼,杳然不見,玉凌完全是憑借著自己對道韻的應,才在一個角落里發現了些許痕跡。
那是一個規規整整的圓,它與周圍那些紋脈沒有半點集,但又不會顯得突兀,仿佛那個位置本來就有這樣一抹紋脈,渾若天。
石壽輕咦一聲道:“年輕人,你想要貫通三大系?”
玉凌也沒有避諱,點點頭道:“確有此意。”
“很多人都走過這條路,最后他們沒有功,但也沒有完全失敗。”
石壽微微偏轉了一下子,將背完全地展在玉凌面前:“你看這些道韻,它們的主人都兼修過三大系。”
玉凌據它的提示凝神看去,果然發現了一些讓他到莫名親切的道韻痕跡。
“其中比較功的有兩個人,都是一萬年前的人了。我忘了他們的名字,只記得一個是古靈族的,一個是道靈族的。”
“古靈族的那位修者應該也是個很厲害的人,他認為三大系應該嚴格遵循煉化氣、煉氣化神的順序,于是他先將玄力修煉到了不滅境,然后久久沒能突破到混沌境,只好在此基礎上,又將靈力修煉到真道境。前者花了他近千年,后者只用了幾十年。”
“所以他很篤定,只要將玄力修到混沌境巔峰,很快就能把靈力和魂力趕上來,只是他天資所限,止步于此罷了。”
石壽頓了頓又道:“道靈族的那位比較有趣,他在我這里留下道韻的時候,只有合道境的修為,他的看法與古靈族那位截然不同,他認為三大系必須齊頭并進,玄力為基石,靈力為階梯,魂力為升華,最終可證道不朽。”
玉凌不由心中一震,這聽上去,跟他的想法很相像。
他不由得仔細盯著道靈族那人的道韻紋脈,非常的簡潔,像是三條溪流匯合在一起,為了浩瀚無際的大海。
不知道為什麼,這個人的道韻帶給玉凌一種莫名的悸,就好像他們之間,存在著某種奇妙的聯系。
“那他后來功了嗎?”玉凌下意識問道。
“我不知道,我再也沒有見過他。”石壽道:“他自己說了,他的道有很致命的問題,因為他始終無法達三種力量的平衡。他覺得,他缺某種很關鍵的東西,來讓煉化氣和煉氣化神的兩部功訣融為一,這個過程不應該是單線條的。”
玉凌默默地思索著,沒有出聲。
“相比較而言,我覺得你的想法比較有功的可能,如果能達這樣一個循環的話,很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可以說是很有趣的創造。”石壽點評道。
“但有些還是很難解決,比如我不知道該怎麼把這個線的進程轉化為一個生生不息的循環,尤其是,虛無縹緲的魂力該如何轉化為玄力,這似乎已經牽涉到了‘無中生有’的至高道則。”玉凌道。
石壽若有深意地道:“這并不是最主要的問題,你需要注意一點,你是特殊的,這條路即便你走通了,也只適合于你一人,而不有共。畢竟,有一些東西是你獨有的。”
玉凌覺在石壽的注視下,他的一切仿佛都無所遁形,無論是他的兩大脈,還是藏在魂海里的道瓶。
這位活了數萬年的老,且不說它的修為,單就眼力而言,絕對比任何人都要毒辣。
好在,這位前輩子淡泊,更不會懷揣惡意。
“當然,如果不考慮造福眾生,這條路即便只有你一人能走通也不要。”石壽平和地道。
“還請石前輩指點。”玉凌自然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本元經著實是有些不太靠譜,但是像石壽這樣子溫和又實力強大的老前輩,多多請教肯定會有很大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