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滿唐春 310 吐納之法

《滿唐春》 310 吐納之法

春節過了,上元節的花燈看完了,話餘飯後間,也平添了幾段才子佳人的談,熱鬧喜慶了半個月的長安城己恢復了昔日的平靜,老百姓的日子,該怎麼過還得怎麼過,雖然聽說吐蕃犯境,但老百姓也不擔心。

大唐的國力蒸蒸日上,國富民強,兵多將廣,李二還有一衆名將還在當打之年,所以他們也不放在心上,茶餘話後老百姓討論最多的是,吐蕃那些傢伙是不是瘋了,那松贊干布是癩蛤蟆想吃天鵝,一個小國的贊普竟然打大唐公主的主意,吃不上,竟然還擰了起來,還有些“大舌頭”的老百姓猜測說,今年比往年冷,雪太大,吐蕃那些番子樹皮都沒得啃了,這才衝進大唐要飯,本不用打,扔幾車窩窩頭就能退兵云云,說得有鼻子有眼,說者口沫橫飛,聽者津津有味。

有時候,無知也是一種福氣。

但是當權者卻不同,前線有什麼況,都會第一時間用快馬傳回長安供李二參閱,以供李二及朝廷能第一時間對大局作出一個準確的判斷,從而可以下達準確的指令。

今天,退朝後,長孫無忌、崔尚、蕭禹等都沒有散去,而是跟隨李二到了他的書房,君臣雖說有說有笑,一邊聊著家常,一邊討論著政務,但衆人都有點心有不焉,似在等待。

“報,皇上,候將軍送來戰報。”

書房衆人聞言神一振:等的就是這一刻,淞州戰事,二天一報,而候君集離京後,三天一報,像長孫無忌和崔尚,天天都守著這戰報的到來,長孫無忌放心不上兒子,而崔尚和崔敬。則是好向崔夢瑤還有老太太有所待。

“傳!”李二一下子正坐自己的龍椅之上,大聲地說。

Advertisement

“是,皇上。”

很快,候君集所撰寫的戰報就呈到李二的手上,李二很小心檢查火漆無誤後,這才把信拆開。

“哈哈哈,我就知道。帶上那小子有驚喜,有此神,候卿更是如魚得水了。”李世民看完,哈哈大笑,總算看到一件喜事了。

李二看完,順手遞給一旁的長孫無忌。那幾個大臣也忍不住站長孫無忌後看了起來。

“崔尚書,恭喜恭喜,令婿還沒上戰場,就先立了一大功,可喜可賀。”蕭禹笑著對崔敬祝賀道。

崔敬心裡高興,不可有點疑地說:“不敢,不敢。只是,千里目,那麼像神話中的千里眼,這,可信嗎?”

李二高興地說:“放心,要是換別人,我還不信,可是劉遠那小子。朕信,真不知他怎麼做到的,不時給你一個驚喜,崔才人那首飾,那樣都能讓他修好,簡直就是神乎其技,再說這是候卿的筆跡。還有他的私印,斷斷不會有錯,以候的穩妥,亦不敢欺騙朕。沒想到啊,傳說中的千里目,竟然還真的出現。”

長孫無忌心裡高興,畢竟越有把握,長孫衝的就越沒生命危險,聞言笑著說:“那孩子不錯,衝兒也提過他,這是上天給皇上送來的人才,天佑我大唐啊。”

蕭禹一臉好奇地說:“候將軍在信裡說得這麼神奇,老臣真想跑到岷州,一睹爲快了。

李二搖了搖頭說:“難也,這是候卿進吐蕃前最後一封書信,下次要再收到他的書信,估計要等到他們凱旋歸來了,對了,國舅,怎麼看到這個消息,你好像心事重重的?有什麼擔心的?”

長孫無忌有點擔心地說:“微臣擔心的是,衝兒還有劉遠,他們沒有去吐蕃訓練過,就怕他們不適應”

那五千兵就在岷州與吐番訓練,可說是訓練有,程懷亮也逗留了二個月,只有劉遠和長孫衝沒有那個經驗,現在直之地,說是不擔心那絕對是假的,畢竟,以前那可是有名的詛咒之地。

“放心吧”李二安他道:“訓練這麼有效,劉遠的那些法子,也會有效的,要是有什麼意外,候卿也會做出相應之策,我們還是安心等他們的好消息吧。”

“也只以這樣了。”長孫無忌倒也放得到,很快就恢復了平靜。

崔敬手裡還揣著那封信,心裡還是高興的,不僅收到安全的消息,還看到劉到還沒上戰場,己經拿到了一個大功,真是太給自己長臉了,有了此功,別的不說,只要活著活來,升那是板上釘釘之事,現在希的,就是他能平安歸來吧,這樣也好,崔夢瑤聽到劉遠立大功的消息,肯定高興得蹦起,就是不知道,劉遠他們在幹什麼,或許,己經和吐蕃衝突了吧

就在李二一干人正在看信之時,候君集正帶著兵在雪裡艱難地前進。

候君集想這一行會不容易的,沒想到現在實比自己想像中還要困難,路途遙遠,山勢崎嶇路,天上還漂著雪花,地上的積雪有半尺之厚,走起路來,深一腳淺一腳,很浪費力,所有的馬蹄都包了厚布,一來防,二來也把靜弄得最低,畢竟現在人有五千,馬匹有上萬,靜不會小,用候君集的話來說:越晚讓吐蕃人發現,就越能從容進它的腹地,出奇不意地給它沉重的迎頭一擊。

事實上,進積石山的當天,長孫衝就病倒了,臉氣有點紅,有些發燒,幸好隊伍中有專職郎中,在這方面也有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候君集就下令讓其後撤休養,除了他的私人護衛,還額外撥了十名路的戰士等著他,若是他在短期全愈,即可趕上部隊,若不然,正好這位戰場上的“拖油瓶”留在大唐境

一行人選擇的路線是積石山!

這是多次討論後敲定的路線,首要的原因是,相於吐番高地,輒高達海撥三四千米來說,積石山相對海撥較低,低的地方只有一千多米,有一個緩衝的過程,這也給唐軍一個適應的過程;第二個原因是,這裡防相對來說是一個薄弱環節。防的兵力不是很多,突破了瑪沁的吐蕃重鎮,接下去就是一馬平川,在吐蕃的腹肆意來回突襲了。

劉遠伏在候君集分給自己的青花驄上,就按著刀在山時教自己的那一套吐納之法默默的吐納著,這是自己磨了很久得來的戰果,當時自己是想向他詢問有什麼絕世武功心法。以一個人的之軀去揮那把幾十斤重的大刀,沒點技是駕不了的,沒想到把他問得他一楞一楞的,最後想了半天,教了他一套吐納之法。

刀的話來說,雖說沒劉遠說的那麼神奇。但也有強健脾之效,這一點,劉遠深以爲然。

當然,也不是白教的,除了“哥”得甜,劉遠除了答應親手給他打造一件首飾贈與他妻子之外,另外給他送上豔的胡姬。不過,這一切都是值的。

今天己經進吐蕃的第四天,除了當天有點臉有點蒼白,呼吸有點急促,至沒想長孫衝那樣病倒,特別是刀所教的那套吐納之法,劉遠也不像剛進吐蕃那樣難,偶爾還有心看看風景了。

“荒狼大哥。把槊給我背吧。”剛剛進吐蕃之時,劉遠面變得蒼白,呼吸也變得重,吐番高原之地和大唐的富氧環境有所差別,海撥高,空氣中的氧氣含量,提供心肺的氧氣輸送量一下子減很多。這就是高原反應的一個重要因,當時荒狼主替劉遠把那桿槊背在自己的上,算是替劉遠減輕負荷。

“你能行嗎?”荒狼關心地問道。

刀在一旁淡淡地說:“讓他背吧,此時不鍛鍊。何時鍛鍊?”

“那好,要是不舒服,吩咐一聲即可。”荒狼不再矯,把槊拋給了劉遠。

背起槊後,劉遠看看到時都是冰天雪地,有些懸崖上,還掛著長長的冰棱,好像一支的箭一樣懸在半空,讓人看到都目瞪口呆,不能不嘆大自然的的神奇力是,在這高原地帶,氣溫很低,如果記得沒錯的話,這裡就是後世所說的三江源所在的地區,長江和黃河的源頭就在這裡形,號稱華夏天然水庫,不地方終年冰封,是有名陸上冰川。

劉遠看了看,然後有點鬱悶地自言自語地說:“這鳥不拉屎地方,怎麼走了幾天,還是一個人也沒有的?還真夠大膽的,兵不設防呢?”

走了三天,竟然一個人也沒有到,還真是邪門了。

荒狼解釋道:“也就是冬天如此,一來行不便,無論士兵還是吐蕃人,都抱一團過冬;二來這裡除了雪還是雪,本就無可守,第三就這裡一直非常安全,一直以來都沒發生什麼問題,所以防是鬆一些,據地圖所示,大約還有一天的路程,就到瑪沁,那是吐蕃的一個重鎮。”

這時和劉遠一起走的伍長高興地說:“嘿嘿,就那麼一點補給,三天己消耗了不,正好補充一下。”

以戰養戰,對唐軍來說,每遇到的每一個吐蕃的聚居點,都是難得補給之地,雖說對老百姓來說有點殘忍,但是對提兵犯境的松贊干布來說,大唐的的百姓、村落、重鎮同樣是他的補給之地,而從全民皆兵的吐蕃來說,每一個人,只要能揮刀、能控弦,都是它的戰士,這幾年間,吐蕃在大唐邊境犯下的案,己數不勝數。

用候君集的話來說,以牙還牙之時到了。

“劉兄,,劉兄,等等我。”正在行軍間,劉遠突然聽到有人呼著自己的名字,扭頭一看,臉上出現了驚訝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