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孤狼戰
李二一錘定音地說:“這事就這樣定了,劉遠,雖說你昭武校尉是個閒職,但你對吐蕃之事知之甚詳,有你隨軍出征,有備無患,你放心,你只負責謀略,衝鋒陷陣之事,不需要用到你這細胳膊細,到時凱旋歸來,朕自當會行功論賞。”
“小子,別怕,我家懷亮那熊孩子也隨軍出征,到時我讓他看住你,哈哈哈”程咬金也大咧咧地說。
“是,皇上,微臣領旨!”劉遠恭恭敬敬地應道。
自己負軍職,拜六品昭武校尉,戰時上戰場,那是理所當然,長孫衝那酸書生都上前線了,比板,還比不上劉遠;說職,人家是文職,按理說不用上戰場,自己是武職,上戰場是天經地義;論份,自己只是半吊子士子,六品小,而長孫衝至卿、駙馬爺,正兒八經的皇親國戚,比自己高貴百倍不己。
現在長孫衝還有程懷亮也隨軍出發,很明顯,這一趟任務危險不大,要是危險大,這些人哪裡肯讓寶貝兒子送命呢?就是程咬金捨得,長孫無忌那老狐貍也捨不得把長子送死啊,肯定是去刷軍功,難怪年前長孫衝莫明其妙說跟自己並肩作戰,看來一早就收到消息,對了,也難怪崔家對自己和崔夢瑤拜堂親之事左推右推,含糊其詞,原來一早就收到自己要出征吐蕃的消息,出征立了戰功還好,要是戰死沙場。那崔夢瑤還不得守寡?
難怪崔敬那老小子咬死不鬆口,那算盤打得還真響。
不過李二的金口己開。劉遠就是想不去都不行了,不過幸好,李二說了,自己只是智囊,不用衝鋒陷陣,劉遠這才安心一些。
要不是要用到自己,自己這番推搪,沒準早就吃罪了。劉遠也不敢託大。
“好了,劉遠,過來吧,我們現在商議一下出兵的大計,你也幫忙參詳一下。”李二揮手讓劉遠走近來。
劉遠走近一看,吃了一驚,這是一幅軍事地圖。不標了地形環境,連大唐的軍力佈置也標得清清楚楚,這幅軍事地圖要是讓吐蕃得到,大唐那就多災多難了,這也算是大唐的最高機,只是看了一下地圖。劉遠驚奇地發現,像河西、劍南、隴右等地區,部署防吐蕃的兵力,己佔了府兵的過半,由此可以說明。吐蕃是大唐的頭腹大患。
有機會參與這麼重要的會議,劉遠心中也升一難以名言激。這裡一個小小的決定,有可能就是決定幾十萬人的生死,絕對不能有毫的差錯。
“候卿,你負責這次行,剛纔總結了這麼多,現在你把改良的計劃描述一遍,讓衆位卿家看看哪裡還有什麼紕,順便聽聽劉校尉的意見,爭取在出發前,把問題都解決。”
“是,皇上。”候君集應了一聲,就指著地圖開始講解起來:
“這是兵部制定的孤狼戰,簡而言之,就是先想辦法把吐蕃的兵力吸引到一個點對峙時,候某親率五千新軍,潛吐蕃腹地,盡最大可能破壞,擾,擴大戰果,松贊干布回兵,然後就外夾擊,狠狠地打擊一下吐蕃的囂張氣焰。”
“現在不用引,松贊干布提兵犯境,屯兵淞州,對大唐來說,是危機,也是良機,由此我軍不用故作靜,就可以達到戰略牽敵的第一步,而吐蕃一向驕縱,認爲我大唐只能守不能攻,不敢提兵進詛咒之地,從以往的得到的報,吐蕃對防一事也是非常放鬆,壯調一空,以往我軍的確不敢輕易踏詛咒之地,但今非昔比,有了劉校尉的獻策,吐蕃對我大唐軍士不再只是惡夢,雖說我軍只有區區五千虎狼之士,但微臣可以確信,這五千虎狼之士,定能長策直,直搗黃龍,以顯示我大唐赫赫武功,計劃是這樣的,我們在岷州集結”
候君集開始滔滔不絕講解著他的計劃,哪裡出發,哪裡休息,哪裡利用有利之地勢殲敵,劉遠在下面聽神,心裡暗暗佩服,越聽對這個計謀越有信心。
吐蕃,一個建立在高原上的國家,環境惡劣,生產力非常低下,老百姓一年能種植,只是一些豆、高梁等作,像冶煉、醫療、文化的水平很低,別說兵,就是做飯的鍋,也要從中原地區購買,而高原地區,常年缺氧,都說吐蕃人是一筋,對首領非常忠誠,反而容易控制,可就是這樣一個落後而貧窮的地方,竟然建立起一個高原上的帝國,不得不讓人稱奇。
不過不能否決的是,吐蕃在地利上,佔盡了優勢,因爲高原缺氧,別人一到了高原地區,就因缺氧而喪失戰鬥力,不敢輕易犯境,而吐蕃人從高原下到平原,因氧氣充足反而像打了一樣神,也就是這樣,吐蕃出兵時,敢傾盡一國之力,而不像其它國家,就是出兵打仗,也得留夠足夠的兵力,防止四鄰趁虛而,兵員是衆,但可用機的。
一個疏於防守的國度,甚至可以說是沒有防守的國度,長驅直,不是很輕而易舉嗎?再說了,這次還是候君集這個軍事天才親自帶隊,勝率更是大大提高。
刷軍功啊,刷軍功,升發財啊升發財,想到這裡,劉遠的雙眼開始發亮了。
候君集介紹完,衆人又提了一些意見,劉遠皺著眉頭,因爲整個會議,聽到的都是怎麼迂迴,怎樣敵,但對補給方面,提得甚至,好像每人只帶十天的乾糧,劉遠一聽急了,三軍未行,糧草先,沒糧草怎麼能行?到時吃樹皮還是啃草?
劉遠忍不住問道:“那糧草補給怎麼辦?”
一衆將領面面相覷,最後還是候君集沉聲說:“這次奇襲,人數不宜過多,更不能帶上行不便的輜重兵,我軍的補給是,沒有補給,就地解決!”
很明顯的以戰養戰,就地搶掠。
劉遠聞言,輕輕點點頭,沒有反對,現在進軍吐蕃,是破壞、是擾、是儘可能削弱他的有生力量,不是做慈善,對敵人仁慈,那就是對自己殘忍,像吐蕃歷來從大唐掠奪的人口,無論男,都視在隨意踐踏的奴隸,的還充作奴,供吐蕃士兵泄慾,活活折磨而死的,都不知有多,吐蕃人認爲紅是權力的象徵,是英勇善戰、鬥志旺盛的刺激,並以紅爲尊,贊普史臣及左右員皆以面塗紅爲威嚴,據說有蕃臣以大唐子民之來塗面,極爲殘忍。
對於這些人,劉遠自然不會客氣。
又商議了大半個時辰,這纔算商議妥當,李二了腦門,有點疲倦地說:“諸位卿,今晚就商議到此,就按剛纔商量好的,各去準備,都散了吧。”
“是,皇上。”
衆人向李二行禮後,依次有序地退出書房,劉遠走了十多步,回頭張,只見李二房間的燈還亮著,好像還不準備就寢,作爲一個皇帝,也許是權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吧,劉遠到,李二的,因吐蕃的犯境,又開始沸騰了起來。
“劉遠,在想什麼?”候君集突然問道,不過只呼其名,不喚其職,這是一種親的表現了。
“沒什麼,尚書大人,只是在想有關吐蕃的事。”
候君集笑著說:“別想太多了,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戰場的形勢瞬息萬變,到時隨機應變就好,回去吧,現在己是巳時三刻,我們申時三刻出發,你還有幾個時辰和親人告別,嗯,知你邊有幾個國天香的子,抓時間樂吧,戰場之事,誰也不好說。”
“什麼,這麼急?”
“不算急了,兵貴神速,機會稍縱即逝,申時三刻,在安化門集合,對了,記得保,就說上前線即可,保你懂吧?”
劉遠點點頭說:“明白,請候尚書放心,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卑職心裡有數。”
“那就好,去吧,老夫也要回家準備一下,申時見。”
“申時見。”
劉遠本想帶上黛綺,因爲是一幅活地圖,但一聽到候君集的話,猶豫了一下,想了想,還是放棄了,這是去打仗,不能遊山玩水,要是被抓住,那會很悲慘的,自己不能以一己之私,置黛綺於危險之中,再說現在是打仗,還是奇襲,連輜重兵都不帶,就更別說帶上自己的眷了。
沒想到,自己也有上戰場的一天,還是沒援軍、沒有後援、沒有補給的一場戰鬥,出了宮門,看看依舊熱鬧的人羣、漂亮的燈籠、還有那一張張由心裡發出微笑的笑臉,再看看天空那一明亮皎潔的明月,劉遠不由嘆一句,多妙的景像,多好的河山,但是這一卻,需要有人來守護,而自己,馬上就要爲守護它而奔赴千里之外的戰場了。
半年前,自己還爲溫飽而努力,而現在,自己卻把大唐扛在肩上,爲守護大唐的一員。
劉遠心中突然升起一般豪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既然避無可避,那就戰吧,就像長孫無忌說的,好兒郎,志在四方,建功立業,既然來了,那就力向前,好好建立一番功業,讓歷史的汗青上,也有屬於自己的濃重一筆。
心中決議己定,劉遠邁著堅定的步子,往家裡大步走去。
林婉婉有個可以在現代與唐朝來回穿梭的時空鐲。一個是資訊爆炸、資源豐富、醫療強大、教育發達、科技發達,但卻人情冷漠,孑然一身的現代;一個是物資貧乏旱災水災蝗災頻發的大唐,時不時皇帝還要全國上下勒緊褲腰帶,支援軍士去開疆拓土。說是盛世,大家卻都餓著肚子。但大唐有全心全意依賴她的小豆包,還有老老老老老祖宗們把她當家族裡的寶。林婉婉冇有雄心壯誌,隻想為她喜歡的世界帶來一些變化,讓她喜歡的家人,生活得好一些,更好一些。因為,我在唐朝有個家。
葉初秋隻是在生日那天,許願不想結婚,不想生娃而已,怎料一覺醒來,人生直接跳過結婚生娃階段,穿成了一個三旬農家老太太,兒子孫子都有了。 若是能當個老封君,讓兒子們供養著那倒也不錯,可偏偏,重生在逃荒的路上,缺衣少食不說,還得麵對亂軍賊寇的威脅。 沒辦法,隻能帶著娃兒努力生活了,落戶荒村,耕耘荒地,種出一片盛世田園。